低回縮錨具的研制
針對以上現狀,研制了低回縮錨具。其基本原理是:用傳統的張拉方法張拉到位,回頂后,不卸頂加上承壓套后,再二次張拉。拉至設計張拉值,將損失的張拉值補足,這時整個錨具隨著鋼絞線的伸長一起移動。錨具與承壓板之間形成縫隙。千斤頂停止張拉,持壓。將錨具的承壓螺母旋緊與承壓板貼緊后再回頂,張拉過程完畢。國家標準規定錨具回縮量不大于5mm,在實踐中錨具本身的壓縮量小于5mm,但鋼絞線的回縮量一般在8mm左右,有時大于8mm,大多少取決于夾片跟進的是否及時。而低回縮錨具的鋼絞線回縮量只有0-0.2mm。低回縮錨具及螺母材料為40Cr,夾片材料為20CrMnTi,經過機加工、熱處理等加工達到了自鎖性能好、錨固牢靠、回縮量小、預應力損失小的目的。我公司研制的低回縮群錨配以相應的承壓板具有結構簡單、尺寸緊湊、操作簡便,價格比常規錨具略高。極大地保證了張拉質量,體現了良好的經濟性和操作工藝性。在鐵路工程和鐵路橋中2m-5m的鋼絞線束中使用,效果良好,得到了用戶的好評。目前,我國在高速鐵路及無渣鐵路中大量的設計了2m-6m的超短預應力鋼絞線束,常規錨具和預應力張拉施工工藝、設備根本無法達到超短束預應力張拉要求。低回縮錨具的使用填補了超短束預應力張拉施工空白。
結論
實踐證明預應力施工中張拉力的損失問題,應引起足夠重視。應從理論和施工技術上轉變,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低回縮錨具的研制和使用為解決預應力施工中張拉力的損失問題打開了一條新的途徑。在預應力施工中張拉力的實際損失往往大于理論計算值。目前,我國預應力施工均采用穿心式千斤頂張拉,使用跟進式夾片錨具。即張拉時由千斤頂拉工具錨具,同時拉動鋼絞線直至應拉張拉力。張拉過程中由于鋼絞線受力后的彈性變形(伸長)帶動夾片退出錨具至限位板處,限位板擋住夾片的外移只讓鋼絞線繼續伸長,直至拉夠張拉力。這時千斤頂回頂,利用鋼絞線的彈性變形回縮帶動夾片回縮到錨具中,越縮夾緊力越大,直至錨死。這種施工從設備到工序都比較簡便。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夾片回縮時鋼絞線也回縮,使原張拉力有一定損失,這種損失隨施工方法、錨具質量、限位尺寸是否合理、鋼絞線的直徑準確性是不一樣的。實踐中較難控制。這對于保證預應力張拉質量增加了不確定性。在施工實踐中張拉較長的鋼絞線或張拉力大時(20m以上及張拉力70%以上)這種應力損失占總張拉力和伸長值的比例較小,一般采用超張的方法或忽略不計。但在短鋼絞線13m 以下或張拉力小,總伸長值本來就不大。鋼絞線回縮值在其中占的比重相對大。而張拉力隨著伸長值的損失也成比例損失,這樣原來計算的預應力就打了很大折扣。而跟進式錨具是回力越大錨固越緊。回力小的時候,夾片不緊就容易產生滑絲。這樣預應力質量就沒有了保證,埋下了質量隱患。所以改變傳統錨具和張拉工藝是很有必要的。 http://www.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