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石(托瑪琳)化學成分復雜,是以含硼為特征的鋁、鈉、鐵、鎂、鋰的環狀結構硅酸鹽礦物。電氣石是一種硅酸巖礦物,其工藝名稱為"碧璽"。一般產于花崗偉晶巖型及高溫氣成熱液型礦床中,是一種典型高溫氣成礦物之一 。電氣石最早發現于斯里蘭卡,當時被視為與鉆石、紅寶石一樣珍貴的寶石。人們注意到這種寶石在受熱時會帶上電荷,這種現象稱為熱釋電效應,故得名電氣石。電氣石又稱碧璽,碎邪金,帶電的石。達到寶石級別的稱之為碧璽。居中檔寶石之列。
形態:
晶體呈柱狀,晶體兩端晶面不同,因為晶體無對稱中心。柱面上常出現縱紋,橫斷面呈球面三角形,這是因為發育一系列高指數晶面引起的,至于為什么發育一系列高指數晶面,可能與表面能有關,因為,從幾何的角度來看三方柱的表面能是比較大的,發育為球面三方柱會降低表面能,但球面三方柱必導致部分高指數晶面的發育。雙晶依(10 1)或(40 1)發育,但較少見。集合體呈棒狀、放射狀、束針狀、亦成致密塊狀或隱晶質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