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菌種 從外地引進種豬應注意哪些問題
每個品種的豬苗,都是在一定地區、一定條件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逐漸形成的。因此,它們對當地的壞境條件都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為了利用雜種優勢或培育新品種,豬場常需不斷引進新品種、新個體,引進豬種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要根據經濟雜交或培育新品種的目標來選擇豬種。供經濟雜交用的, 應選擇在當地經過雜交組合試驗表現較好的豬種,或者參考與當地條件相似地區 的經驗,決定引進哪個豬種。供雜交改良培育新品種用,引進符合育種工作需要的豬種,并且選擇遺傳力較強的。要注意個體的選擇,搞清血統,購入的種豬相互間應沒有親緣關系,并考察它的親代有無遺傳缺陷,應帶回種豬血統卡片,保存備查。
其次,引種時要了解引入品種的特點、習性,以及所在地區的氣候、飼料和飼養管理等條件,以便確定引進以后的風土馴化工作,為引進的豬種創造必要的飼養管理條件。如南方豬引入北方,要在春季引入,夏季以后在氣溫逐降低的情況下,度過秋冬季節,入冬以后要做好防寒工作,逐步增強它的抗寒能力。 北方豬種引入南方則可在冬季進行,讓它逐漸適應南方的氣候條件,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也可實行間接引種法。比如,北方地區要引入內江豬作雜交父本 ,可不直接去四川引種,而是間接從較寒冷的地方引種。另外,從日糧搭配、飼喂方法上要盡量符合豬種原來的要求。如長白豬為肉用型,對蛋白質含量要求高 ,日糧中適當增加含蛋白質高的豆類或餅粕飼料,并采用原業習慣的飼喂方法, 這樣,在合理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經過一段時期以后,引入豬種就會逐漸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
第三,豬在幼齡時期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容易接受外界條件的改變,故引進豬種時宜引入4月齡左右或稍小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