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國人好客,酒常常是人際交往的{zh0}的潤滑劑。陌路相逢,一杯酒下肚,就算相識。三杯酒下肚,就是朋友。一場酒宴下來,就是老朋友了。
國人對酒更是情有獨鐘,古今因酒而留下的佳話數不勝數。有“斗酒十千恣歡謔”的詩仙李白;有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一代梟雄曹操;有杯酒釋兵權的宋太祖趙匡胤……
喝酒就像交朋友一樣,人德酒性是交相輝映的。現在,我也成了酒客中的一員,感悟自然就更多,特別是關公坊酒,每喝一次總覺得有千言萬語。在白酒競爭日趨激烈的同質化時代,關公坊白酒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的確有它的道理,“忠義仁勇信”——酒如其名。
那次畢業聚會的時候,面對離別,就算以前并不熟悉的人也都依依不舍。也許以后就天各一方,各自忙生活,能見面的機會并不多。畢業宴席上,喝的就是關公坊酒,一向最熱鬧的班長只說了寥寥幾句,有一句話至今難以忘懷:“以酒代言”。
工作了,喝酒的時候就更多了。喝的酒也就更多了,但一直以來唯獨鐘情于關公坊,一是因為關公坊的酒口味很好,另一個是因為關公坊酒蘊含的意義。
記得有一次和一個大客戶談一個項目,雙方洽談了將近兩個多小時,一直沒有什么進展。宴會當中,為盡地主之誼,我推薦了本地最有名的幾道菜肴和關公坊酒,因為是我很喜歡喝的酒,就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幾杯酒下肚,大家彼此聊開,說到工作,說到生活,說到當晚的菜,當晚的酒,想不到同桌的同感者頗多,我以為只有我喜歡關公坊酒,沒想到有這么多人都喜歡關公坊酒。呵呵!結果,出乎我意料的除了有這么多人和我一樣喜歡關公坊以外,那個一直卡在那里的項目也談成了。
喜歡酒,更喜歡關公坊酒。這就是我和關公坊結下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