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近發展的滾動軸承兩端面,都安裝有相應的密封裝置。其作用,一方面是保持NSK軸承內部的潤滑脂(油)在使用中不會流失,保證軸承處于潤滑狀態,另一方面是保護軸承外界的塵埃或有害氣體不會進入軸承內腔,以防對軸承造成損傷。常見的有橡膠或工程塑料的密封圈,也有鋼板沖制的密封圈(或稱防塵蓋)。其密封圈的密封結構多種多樣,其密封效果也不一樣。密封圈與轉軸之間有間隙的,稱非接觸式密封,間隙越小,密封效果越好,但允許軸的轉速越小;相反則反之。密封圈與轉軸之間無間隙的,稱接觸式密封,密封圈接觸唇的接觸面積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但允許軸的轉速越小,相反則反之。密封技術主要研究內容,就是研究開發應用于不同工況下的相應密封裝置,以及該密封圈材料與相應潤滑脂的共融性等。 選擇依據 軸承安裝密封裝置是近4余年的事,以往的軸承均為開式,為保證軸承的潤滑和防塵,密封裝置設在裝軸承兩端的軸上。隨著工業的發展,特別是食品工業,現代辦公機械以及家電的普及,要求設備設計緊湊,重量減輕還要防止漏水,漏氣,這就出現了軸承本身帶密封裝置的軸承。首先是在量大面廣的深溝軸承中應用較多,近幾年各類滾動軸承都有帶不同密封圈的軸承出現,軸承密封化是軸承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當前我國軸承產量的四分之一已裝密封圈,今后十年每年將會有2-3種軸承結構,2000-3000萬套軸承發展成密封結構軸承。不同結構軸承及使用的不同工況,要求密封圈的結構與材料不同,因此其研究開發工作量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