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雅思成績的那一刻,我感觸頗多:總分7.5分,聽力7.5,閱讀8.5,寫作6.0,口語7.0,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既有收獲也有失誤。回想備戰的幾個月,再對照自己的考場表現,有一些心得,希望講出來對后面的烤鴨族能有所幫助。
備戰之初,我參加了北雅為期一個月的雅思保六爭八班,個人覺得這樣的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可以了解考試的題型與出題思路,做到“知己知彼”,二是雅思老師會傳授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題技巧,運用熟練后可以事半功倍,比如聽力中要注意抓“信息詞”、“關鍵詞”,還有閱讀中的“快速閱讀法”,應試效果都非常好。
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發現一部分考友在雅思考場上屢戰屢敗,我認為原因并不是出在題目做的不夠,或者補習班上得不多。而是平時的積累做得不到位:
1. 增加閱讀量,拓寬視野
閱讀和聽力是高分的墊腳石,如果這兩門考試的成績在7.5分以上,那么,平均7.5分就不是不可能的。一味得做題,到考場上其實并不是時刻都受用。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才是關鍵。Economist,National Geography, 甚至是時尚雜志Grazia都是我平時愛讀的刊物。這類刊物的官方網站上也能免費找到部分文章。另外,依照個人愛好不同, 還可以選擇一些其他作品來讀。比如我上學期讀的Douglas Adams《the Ultimate Hitchhikers’ guide》科幻五步曲。(口語考試中我甚至和考官熱烈得討論起了Douglas Adams的英式幽默。)從文章中學習單詞和語法不失為自主學習的好方法。
2. 學習技巧是建立在扎實的英語基礎之上的應用
在北雅參加保6爭8班的時候,就遇到過一些基礎并不理想還執意學習技巧班的同學。我個人認為,上培訓班還是要找準屬于自己水平的班型,我當時報名北雅課程之時,前臺的老師要求我做入學測評,之后才幫我安排了合適的班級,北雅的課程要求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所以入學測評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幫助你選擇到適合自己的課程。因此,我建議上培訓班的同學一定要因地制宜,找準自己的定位,這對最終取得理想的成績是事半功倍的效果。考試技巧幫助有能力取得滿意成績的考生獲得理想的分數,達不到心目中滿意成績的同學應該把精力放在提高水平上,而不是寄希望于考試技巧。
記得{dy}天上課,老師就要求大家背單詞,這{jd1}是有道理的。很多時候,聽一些在備考的朋友說語法不重要的,沒關系的哇,考試又不考的,可是他殊不知在閱讀中,如果沒有扎實的語法知識的話,那些老師傳授的技巧根本就無用武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