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汽車租賃業務的規模達千億美元,運營車輛的保有量及年需求總量約在300萬輛左右(國際汽車租賃公司的汽車更新速度約為8-12個月)。而這其中,以歐美國家的租賃市場發展最為成熟。
分國家來看,美國以租賃形式銷售的新汽車占該國汽車總銷售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大部分車為長期租賃,而舊車的租賃業務約為40萬輛;日本每年的汽車租賃銷售規模為200多萬輛,約占其全國新汽車銷售量的15%,且這一比例還有進一步提升的趨勢;德國汽車租賃業的運營車輛總數為250萬輛左右;法國以租賃方式使用汽車的人數超過了400多萬,占法國總人口的7%。
分租賃公司來看,世界主要汽車租賃公司的運營車輛都保持在數十萬輛左右,且管理著遍布全球多達數千個的租賃站點。以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安飛士汽車租賃公司為例,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員工人數超過2萬人,租賃站點多達2000個,其年車輛預定量超過3000萬次電話,平均每年完成2000萬次租車交易,每年120萬輛的租賃車輛接受維護保養,有15萬個客戶因為每年至少在安飛士租車15次成為可以享受優惠服務的特別會員,而其年營業額超過40億歐元。
而從我國汽車租賃業的發展現狀來看,起步晚、規模小是當前主要的發展特征。但這一市場特征也決定著,未來我國汽車租賃業定將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民對汽車消費的日益理性而發展壯大。
據了解,我國汽車租賃業起步于1989年舉辦北京亞運會之時,而2001年之后,國內汽車租賃行業才有了長足的發展,從原來jx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的汽車租賃業務,發展到了中小城市、乃至縣鄉。截至2007年底,國內汽車租賃市場已擁有2000多家租賃企業,汽車租賃市場供租賃車接近10萬輛,營業額近100億元。
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汽車租賃市場相比,我國的汽車租憑業的規模還是太小。
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差距,才注定了我國未來租賃業的廣闊發展前景。在2008年底曾前有業內人士做出過保守估計,即認為到2015年,中國汽車租賃市場的租賃車輛需求將達到30萬至40萬輛,營業收入將達到180億元。而通過分析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及今年以來車市的繼續高位運行,筆者估計,到2015年,我國汽車租賃車輛的需求將肯定會突破4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