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用品市場的年銷售額早已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光是純文具市場的年銷售額也在1100億至1300億元左右,且平均每年以10%左右幅度增長,一個由小商品拉動的文化用品大采購市場正在形成。專家稱,內含巨大潛力的文化用品市場前景十分看好,業內人士估計其市場需求可達3500億左右。
電子技術發展和網絡的普及,使文化用品快速從傳統邁向現代化,其消費結構山出現了多樣性變化。辦公用品和文具從傳統的筆、墨、紙向現代的電腦、電子詞典等發展,從單—品種向多款式、多層次發展。在學生用品市場上,各種小巧、新穎的電子產品開始成為學生:書包中的新內容。在書包、文具盒、鉛筆、圓珠筆等傳統文具之外,電子詞典、語言學習機(復讀機)、掌上單詞學習機、電子計算器、電子圖書、掌上電腦等gd電子產品日益受到學生們的青睞。能播放MP3格式的音樂,有時尚功能的“E”文具等,這些樣式新穎、功能強的產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
政府采購增長迅速,計算機、復印機、碎紙機等大宗通用文化用品名列采購前幾位。數字化技術又使傳統文化用品行業向IT業延伸,如噴墨機、大型噴繪機墨水和介質,激光機耗材、數字化銀鹽相紙、數字化彩擴機等。而具有打印、傳真、復印、掃描功能的合而為一的新型產品,又為數字化辦公的政府采購提供了新的選擇。由于持續增加,近年來我國碎紙機市場每年以20%至25%的速度發展,同時帶來許多辦公習慣的改變,這種改變必然進—步刺激文化用品的消費。文化用品中IT耗材的需求,年增長率將超過25%
由于文化用品市場空間大和較低的生產成本,國際文化用品產業巨頭也瞄準這個市場并分割產業“蛋糕”。他們采取自動超市、網上銷售、電話直銷及發展特許加盟店等手段,將銷售的觸角從傳統的文化用品一直延伸到包括電腦、掃描儀、傳真機等各種辦公設備,從而使文化用品的市場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因此走品牌化之路是我國文化用品企業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