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一日游: (280公里)
行 程:
西安旅游:西線考古一日游——法門寺文化景區、乾陵、懿德太子墓一日游 (255元/人)
早西安出發,赴乾縣,親身深入郭沫若時期對唐代陵墓觀賞武則天乾陵的陪葬墓,唐太子懿德太子墓31 ,觀賞美幻的唐代宮廷仕女壁畫。參觀中國歷史上{wy}的女皇武則天與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46。游覽參觀“千載佛家圣地,萬世人文經典”的佛教文化旅游勝地——法門寺文化景區120。
推薦自理景點:茂陵46元或乾陵{dy}村45
景點介紹
乾陵
李治(公元628-683年),父李世民,母長孫皇后。始封晉王,后得母舅長孫無忌的幫助被推為太子,公元650年李世民死后繼位,時年22歲,在位35年(公元650-683年)。
武則天皇后,姓武,名曌(公元624-705年)原為太宗幼妾,后出家為尼,655年,唐高宗立為皇后,690年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周,時年67歲,在位16年(公元684年-705年)。病死,合葬乾陵。 乾陵位于今乾縣縣城北(偏西)4650米的梁山主峰之上,海拔1047米,距西安市約78公里,是渭北唐十八陵中最西邊一個。
乾陵“因山為陵”。南二峰東西對峙,為山陵南端的tr門闕,俗稱“奶頭山”。乾陵以山為闕,氣勢雄偉,規模宏大。陵園基本呈方形,東、南、西、北四神墻各長1582、1438、1450和1450米。據史載,唐高宗生前選陵于好畸縣梁山,因其位居長安西北,即八卦的乾方,故稱乾陵。
法門寺文化景區
法門寺文化景區規劃總面積9平方公里,分東西兩區。東區為佛教文化展示區,西區為綜合服務區。
東區(佛教文化展示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分佛、法、僧三個部分,呈“品”字形布局,各占地1000畝。佛區,是景區的核心部分,標志建筑合十舍利塔,安奉佛指舍利。法區,以當代法門學研究成果為基礎,繼承歷史文化,建設法門寺壇城博物院、佛教論壇等設施,全面展示佛教文化、藝術和唐宮珍寶之精華;僧區,在現有寺院、博物館基礎上進行擴建,是僧人修身養性、弘法布道之場所。連接佛、法、僧三區的佛光大道是從世俗世界到圣地靈境朝拜佛指舍利的必經之路,又是將景區連成一體的景觀主軸。 佛區合十舍利塔是文化景區標志性建筑,融佛教歷史、文化、人物、教義、藝術、景觀為一體,充分體現了佛教義理儀規,是佛教文化藝術的神圣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