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晶硅?
多晶硅是單質硅的一種形態。熔融的單質硅在過冷條件下凝固時,硅原子以金剛石晶格形態排列成許多晶核,如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則這些晶粒結合起來,就結晶成多晶硅。
2010年,對于全球光伏產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點。而對于在其中占據重要位置的中國光伏產業來說,又何嘗不是呢?不過,“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量持續攀升,在全球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中國光伏廠商在全球排名節節高升”等一系列消息似乎又都在意料之中,根本無法在中國光伏產業“關鍵區域較為平靜”的湖面上掀起太大的波瀾。
不過臨近歲末,情況似乎有所變化。先是9月27日財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文件,對金太陽示范工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的有關政策進行大幅調整,以及隨后取消總計54兆瓦的2009年金太陽工程項目的補助資格,算是對“金太陽示范工程”這一獨立政策實施一年多以來的一次小結。
而后的12月2日財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四部門在北京召開會議,公布{zx1}的金太陽示范工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的支持措施,并表態力爭2012年后國內的光伏運用規模不低于1000兆瓦(百萬瓦),中央財政對關鍵設備中標給予50%價格補貼,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光伏補貼政策逐步走向規范化、體系化的一大標志。
這些都可以看作是2010年歲末政策對于中國光伏產業的“眷顧”。雖然國內市場的開啟步伐依然緩慢,但有了上述政策的“眷顧”,理應對未來的中國光伏市場有所期待。變化或者并不止這些,沉寂了許久的多晶硅領域暗流似乎也正在涌動。而一則“接近政府部門的人士表示,鑒于多晶硅市場的實際發展狀況,未來有關部門在多晶硅項目的審批上會逐步放開,既不會像過去一段時間‘一刀切’全部叫停,也不會簡單地全部放開,而是區別對待,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的消息正預示著這種變化。
國內多晶硅領域的“沉寂”,眾所周知。如果說金融危機的打擊只是導火索的話,那么2009年9月26日國務院“38號文”的發布,則是一年多以來這種“沉寂”的決定性因素。
遙想當年,多晶硅投資是何其地受熱捧。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許多上市企業紛紛涉足其中;2008年底雖然遭遇經濟危機,但很多企業仍然逆市擴產;而到2009年6月底,全國已有19家企業多晶硅項目投產,產能規模達到3萬噸/年,另有10多家企業在建,擴建多晶硅項目,總規劃產能預計到2010年將超過10萬噸
詳情點擊:http://solar.ofw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