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并提出多項工作重點,最首要的是要嚴控「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項目管理規定,強化用地審查、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從嚴控制「兩高」行業低水準重復建設。中央和地方財政將加大對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投入力度,引導社會投資,包括新增城市污水每日處理能力1,000萬立方米、新增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設施5,000萬千瓦以上,優先落實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方案、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等。
二、行業市場分析
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消息稱,截至2009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86580658輛,其中:
汽車76193055(7619萬)輛 掛車1201519(120萬)輛
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14633456(1463萬)輛 摩托車94530658(9453萬)輛
其他機動車21970輛,同時,汽車的保有量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在遞增。
2009年,全國營運機動車保有量為18159658(1815萬)輛,其中,從事公路客運的機動車保有量為1074151(107萬)輛,出租車1988720(198萬)輛,其它營運車輛15096787(1509萬)輛。
如此龐大的機動車擁有量,為節油事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專家保守預測,僅汽車(其它機動車、機動船等燃油設備除外)節油一項就有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空間。
三、傳統節油器分析
目前,隨著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尤其是節節攀升的油價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壓力不斷加大,汽車節油已經被人們普遍接受,相關產品也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令人欣慰,已經在市場上廣泛銷售的就有幾十種,如:富氧節油器、磁力節油器、物理節油器、機械節油器、自動節油器、柴油機節油器、混合節油器等等,這些節油產品,無論哪一種都有一定效果,但遺憾的是節油率不高,節油效果不顯著,不能滿足人們對節油產品的期望,不能達到人們節油的心理標準。
認真分析這些產品節油效果不佳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們的節油期望值太高,現有產品無法滿足;另一方面是節油方式通過降低摩擦力或是提高油料燃燒效率的方式來實現的,而這種方式可利用的空間很小,現代汽車工業的技術已經使汽車發動機的燃料燃燒效率提高到93%以上,留給人們可利用的空間只有7%左右,而就是這7%左右的空間人們又很難做到百分之百的利用,節油率就很難突破7%,因此,這種方式節油雖然有效果,但不是非常明顯,通過這種方式節省下來的油往往可能被計算的誤差或不良的駕駛習慣以及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