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光觸媒?
光觸媒[PHOTOCATALYSIS]是光 [Photo=Light] + 觸媒(催化劑)[catalyst]的合成詞。光觸媒是一種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變化,卻可以促進化學反應的物質,光觸媒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光能轉換成為化學反應所需的能量,來產生催化作用,使周圍之氧氣及水分子激發成極具氧化力的 OH - 及 O 2 - 自由負離子。幾乎可分解所有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有機物質及部分無機物質,不僅能加速反應,亦能運用自然界的定侓,不造成資源浪費與附加污染形成。
光觸媒于1967年被當時還是東京大學研究生的藤島昭教授發現。1992年{dy}次二氧化鈦光觸媒國際研討會在加拿大舉行, 日本的研究機構發表許多關于光觸媒的新觀念,并提出 應用于氮氧化物凈化的研究成果。
納米二氧化鈦光觸媒是一種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變化,卻可以促進化學反應的物質,就象植物的光合作用中的葉綠素。TiO2光觸媒在太陽光或室內熒光燈的照射下能產生kj、除臭、油污分解、防霉防藻、空氣凈化的作用。
◆光觸媒的作用
?kj性:殺滅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綠膿桿菌、病毒等。
?空氣凈化:分解空氣中有機化合物及有毒物質:苯、甲醛、氨、TVOC等。
?除臭:去除香煙臭、垃圾臭、生活臭等惡臭。
?防霉防藻:防止發霉、防止藻類的產生, 防止水垢的附著。
?防污自潔:分解油污,自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