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z公司知識管理之道—知識共享需要推倒
上世紀90年代初,布茲·愛倫·漢密頓咨詢公司(以下簡稱Booz公司)發現,其他一些大型咨詢公司如麥肯錫、安德森等,已經建立起在線知識管理系統,而自己仍沿襲傳統的一支筆、一張紙的工作方式,這大大削弱了自己的競爭實力。
于是,Booz公司開始千方百計彌補自己在知識管理方面的劣勢。一方面,他們從競爭對手那里挖來有經驗的知識管理專家;另一方面,他們注意吸取其他公司在推行知識管理項目中的教訓。1996年,Booz公司建立起了覆蓋全球的內部網系統——知識在線(KOL)。借助這個系統,公司內商業咨詢部門的3500名咨詢人員可以與全公司所有領域的專家進行交流,以獲得有關業務培訓、市場營銷、案例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研究結果顯示,Booz公司在知識管理項目上的tzhb率高達1400%。
Booz公司的成功經驗不僅證實了內部網系統的重要作用,還表明知識管理將給整個咨詢業帶來一場巨大的文化變革,即從以往的知識封閉文化轉變為知識共享文化。那么,我們從Booz公司知識管理的成功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呢?
知識共享需要推動
知識管理的核心目標之一是鼓勵相互協作,培育知識共享的公司文化。露茜曾在Booz公司克里夫蘭分部擔任副總裁兼知識主管(CKO)。系統應用初期,員工們根本沒有認識到知識管理的潛在價值,有一種很自然的抵觸情緒。露茜對80多例知識管理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后發現,這種抵觸情緒不僅在Booz公司存在,在整個咨詢界都有。咨詢人員偏好不同,工作方式各異,大家各行其是。他們雖然樂于發表意見,但要說服他們把屬于自自己的知識貢獻出來與大家共享卻很困難。Booz公司的文化崇尚個人成就,漠視彼此合作,知識被當成用來與同事們比較的首先,因此公司在系統設計中突出咨詢人員的貢獻,使他們獲得相應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