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及世博會多媒體《清明上河圖》絲絹普及版
《清明上河圖》原創作者為北宋zm畫家張擇端,畫作為絹本,縱24.8厘米,橫528厘米,是中國sd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北宋京城開封及汴河兩岸繁華的城市景象與優美的自然風光,它生動地反映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張擇端繪本《清明上河圖》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自北宋張擇端繪制《清明上河圖》之后,歷代多有名家以此為題材作畫,其中明代仇英繪本《清明上河圖》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仇英繪本《清明上河圖》也為絹本,縱30厘米,橫987厘米,仇英繪本參照了張擇端繪本的構圖形式,但描繪的主要是當時蘇州城的現實生活情景。仇英繪本《清明上河圖》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清代院本《清明上河圖》,絹本,縱35.6厘米,橫1152.8厘米, 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和程志道合作畫成。清院本所繪事物繁多,是在各朝仿本的基礎上集各家所長的作品。清院本設色鮮艷亮麗,用筆嫻熟,市井人物、舟楫橋梁、屋宇樓臺皆細膩嚴謹,雖失去了宋代古制,但也足以代表明清之際的京都風物,展現了人們所憧憬的美好和諧的城市生活。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現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多媒體《清明上河圖》絲絹普及版長卷由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授權制作并發行,是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性文化藏品,是中國傳統藝術面向世界的普及珍藏藝術品。
多媒體《清明上河圖》長卷全套三卷,囊括了歷代畫家繪制的被世博會用來展示中國古代城市文明的最qw的三個版本——張擇端繪本、仇英繪本和清院本。世博會珍藏版多媒體《清明上河圖》長卷嚴格按照原作的內容、材質、構圖、色彩及裝裱工藝等標準制作,結合了世博會中國館的主題,運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并綜合采用了國際先進的鈔券印制技術和多媒體郵票印制技術,從而使世博會多媒體《清明上河圖》絲絹普及版具有很好的文化價值、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
多媒體絲絹珍藏版清明上河圖 多媒體絲絹珍藏版清明上河圖 多媒體絲絹珍藏版清明上河圖 多媒體絲絹珍藏版清明上河圖 多媒體絲絹珍藏版清明上河圖 多媒體絲絹珍藏版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