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可燃氣體。燃燒無煙、火力強、易點燃且不污染環境,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如陶瓷、耐火材料、金屬加工等。煤氣是由煤等固體燃燒或重油等液體燃料
[url=http:///mqfsl.html]煤氣化爐[/url]干餾氣化等過程而得的氣體產物。它的主要成份是氫氣、一氧化碳和輕烴類。著火溫度在500℃—600℃之間,與空氣混合成一定比例后,遇火會爆炸。所以煤氣在生產以及輸配過程中,一旦發生爆炸,往往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的巨大損失,因此切實落實煤氣發生站的防火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一、防火間距方面。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的規定,煤氣發生爐煤氣站與相鄰廠房應滿足10m的防火間距,與民用建筑應滿足25m的防火間距。對于產氣量小于6000立方/小時的小型煤氣站,《發生爐煤氣站設計規范》中規定,可與煤氣用戶的車間相毗連,但應設防火墻。
二、設備安全方面。在實際的煤氣生產中,煤氣發生爐多為半敞開式生產,所使用的[url=http:///mqfsl.html]煤氣發生爐[/url]為固定床式全氣化爐。這類制氣系統是在高壓下運行,沒有外界空氣吸入的可能,但也因為其壓力高,設備和管道系統的密封性也要求高,因此應在設備薄弱處或易受爆破氣浪直接沖擊的部位裝設爆破閥,除上述兩處之外還應在除塵器及分管道的末端安裝防爆膜。
三、電氣設備方面。
雖然在《發生爐煤氣設計規范》GB50195—94上確定了主廠房的[url=http:///product/mthgj.html]煤炭烘干機[/url]底層及操作層屬非爆炸危險環境,對煤氣用戶車間未做要求,但在發生爐頂部及管道敷設車間仍應屬于爆炸危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