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管結石有些什么臨床特點
肝膽管結石是指肝內膽管系統產生結石,所以,又稱肝內膽管結石。常與肝外膽管結石合并存在,但也有單純的肝內膽管結石,又稱真性肝內結石癥。近年來,肝內膽管結石的病例越來越多,在國內報道的474例經手術證實的膽結石中,這種結石占15.4%。多數伴有膽總管結石。結石的分類多屬膽紅素結石。
肝膽管結石多有黃綠色塊狀或“泥沙樣”結石的成分,多為膽紅素鈣。結石中心??烧业交紫x卵,所以有的醫師認為肝膽管結石系由膽道蛔蟲、xj感染致膽管阻塞所致。
肝膽管結石以左葉肝管居多,肝左外葉上、下段肝膽管匯合處的膽管略為膨大、結石多停留在該處,右側肝膽管結石多見于右后葉膽管內。臨床特點多表現為:
(1)患者年齡較膽囊結石患者為輕,部分病人與肝內膽管先天的異常有關?;颊叱W杂啄昙从衒t、發冷、發熱、黃疸反復發作的病史。
(2)對肝功能有損害,而膽囊功能可能正常。反復發作期可出現多種肝功能異常,間歇期堿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葉分段發生萎縮和肝纖維化。
(3)ft、黃疸、發熱是主癥,但很少發生典型的劇烈的絞痛。
(4)并發癥多且較嚴重。較常見的有化膿性肝內膽管炎、肝膿腫、膽道出血等。
(5)膽造影可顯示肝內膽管擴張而無肝外膽管擴張,肝管內有小透亮區。
膽結石的飲食療法
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較為復雜,但膽汁中成分的改變,特別是膽鹽與膽固醇在膽汁中含量的變化,是膽結石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常情況下,這二者在膽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膽固醇是溶解狀態,隨膽汁排出。如果膽鹽過少,或者膽固醇過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關系,膽固醇便處于過飽和狀態,膽汁中過多的膽固醇便沉淀下來,形成結石。
如同時膽囊還有炎癥、蛔蟲卵、壞死組織及膽色素者,結石就更易形成。而糖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使膽固醇增加,導致膽汁中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促使膽結石形成。
有人曾對267名膽石癥病人及600名健康人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吃糖越多,膽結石發生率就越高。
因此,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必須少食糖。
1.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寄生蟲感染。
2.宜進食低脂肪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可食豬瘦肉、雞肉、鴨肉、蛋清。
3.忌食油炸食物、動物脂肪及內臟,慎食蛋黃、魚、甲殼類動物。
4.忌煙酒及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