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公共自行車鎖車樁制作施工,公共自行車廠家電話13268691403
近日,有媒體聚焦海口公共自行車租賃點(以下統稱海口數字信息亭)在運營中,到底是為民服務還是謀取私利?至此,廣受詬病的海口數字信息亭再度被推至風口浪尖,而陷入“民”、“利”之爭困局的海口數字信息亭真相如何,記者就此進行深入調查,運營商、海口市容委針對市民提出的六大質疑逐一進行了回應。(6月25日南海網)
好好的數字信息亭,本應是為市民提供各種信息方便,卻成了私人企業斂財的工具,大肆兜售廣告,對外出租銷售商品,儼然成了一個個商鋪。
對此,相關部門的解釋是,這些商鋪和廣告的收入用做公共自行車的投入和維護。顯然,這又是一個“公共資源換公用服務”的例子。其實,這種模式,經營的好,也無可厚非,國內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問題是,海口公用自行車項目目前運營的并不好,民間和網上的質疑很多。相反是公共自行車點的廣告和數字亭,生意做得有聲有色,這很難不讓很多市民看著生氣,進而從該項目的源頭上產生質疑:這個公共自行車項目,當初究竟是怎么交給這家叫做“海南洋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公司運營的?有沒有經過公證和招投標?
面對市民和網友的種種疑問,相關部門的回應卻是“政府定就行”!他們的依據是該項目的審批主要是按照海口市及規劃部門的規劃來進行,且該項目已經經過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層層論證,隨后市人大還組成一個工作組進行調研,因此該項目的審批wq“是在陽光下操作的”。
好一個“是在陽光下操作的”!我們可以看到,上述程序確實在政府幾個相關部門里走了一圈,但這個所謂的“陽光操作”,有哪一個程序經過了公示,征求了市民意見?試問,你還沒過問過市民,需不需要公共自行車,也沒問過市民,能不能占用一些公共道路做公共自行車停放點和數字亭,單憑一些“規劃”和“調研”,就直接上馬了這個工程,所謂的“陽光透明”和“科學規劃”又表現在哪里呢?
不可否認,公共自行車項目的初衷是好的,“綠色慢行系統”的設想也是美妙的。但說到底,建這個公共自行車系統,本來就是要給咱市民和游客用的。但這個項目從運作到上馬運營,一直把市民游客的意見排除在外,如此做法,和閉門造車有何兩樣?也難怪大家都不滿意。更何況,從目前的運營情況來看,我們只看到了公共資源被利用,被商業化,所應享受到的公共服務卻沒有到位,這怎么不讓人疑竇叢生?
海口公共自行車項目的變味,讓我們再次嗅到和便民疏導點一樣的“掛羊頭賣狗肉,出賣公共資源”的味道。對此,我們不能任由相關部門繼續自圓其說,應該深入徹查,將這一項目重新將由民眾討論,別再讓好好的民生工程成了傷心工程。(肖時平)
南昌公共自行車鎖車樁制作施工,公共自行車廠家電話1326869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