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http://./)是用于傳輸電力、傳輸信息和實現電磁能量轉換的一大類電工產品。廿多年來,這個定義被國內同行廣泛認同和引用;也被不少國家的同行認可和采用。它既概括了電線電纜產品所服務的寬廣領域,又深刻地揭示了電線電纜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下文將從幾方面分述之。
在所有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中的不可缺少性
在現代社會中,凡有人群生活的地方,凡有生產、交通以及一切經濟活動的場合,凡在宇宙空間、地下、海洋等一切需要探索、開發的所有活動中,以及任何一項科技開發創新項目的研制活動中,都離不開電力和電磁波的應用。而電及電磁波的發生、傳輸及應用都必須采用電線電纜來作為連接、傳輸的部件或作為主機的繞組材料。事實上,一切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建筑工程和設施、現代農業和科研、軍工裝備或軍事設施、太空、海洋的探測以及社會生活(包括每一個家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與電線電纜產品息息相關。
因此在本行業中歷來把用于電力系統的電線電纜比作為人體的血管(家庭及辦公室內的電力線比作為“微血管”);把電磁波信息傳遞用的電線電纜(光纜)比作人體的神經;將制成電機、儀表繞組(線圈)用的電磁線比作為心臟中的重要部件。以此來說明電線電纜在所有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中的不可缺少性。
及時滿足各領域的系統或裝置升級,開發創新的配套性
二十世紀中葉以來,隨著科學技術以突變、創新的方式飛躍發展,人類經濟活動的內容從深度到廣度已發生了一個又一個臺階式的全面發展。同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都促使著作為配套或連接部件的電線電纜品種不斷更新發展,用量持續增加。如果不能及時完成配套性開發,就會延誤主系統或主設備的開發,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用電量的成倍增加要求輸電電壓的逐級提高,我國輸電電網的電壓已從 220kV 提高到 500kV ,還可能進一步提高;造高智能化大樓,就要有供數百、上千臺電子計算機分級聯網用的計算機網絡電纜;要建成城市公共有線電視網、全市乃至全國所有銀行的通存通兌、開展網上經濟往來和信息交流等,就必須有高速率、低損耗和高可靠性傳輸用的寬頻帶電纜(或光纜)網;為保證通信和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私密性,世界各大洲的國與國之間,通過太平洋、大西洋等各大海洋之間建設了多條長達幾千海里長的光纜干線;要實現軍事上的大炮或高炮群遙控程序發射,就必須有適合野外惡劣環境的控制、信號、計測電纜;人造衛星中的電線電纜必須耐高溫、耐太空的電子輻射,甚至其儀表中要采用直徑達微米級的微細絕緣線;飛行器或高溫爐場合需要用耐溫 500 ℃ 、 1000 ℃ 級的超高溫測控電線;醫療用的 X 光機、 CT 機必須要有直流 ±100kV 、 ±200kV 級的高壓軟電纜;心臟起博器必須要有可以插入人體血管中的、很細卻又對人體無害的專用電線;現代農業工廠化的迅猛發展,促使了各種專用電纜的發展,如土壤加熱電纜,自控溫電纜等。
又如對所有需要防火的場合又必須有各種等級的阻燃(不延燃)或耐火的電線電纜;還有各種防止生物傷害——如防鼠、防白蟻、防霉、防鳥啄的電線電纜;對于需要安全防范的公共場合,如金融、賓館、安全型住宅小區以及博物館之類,要裝上自動探測頭及集中顯示的監控系統,就要安裝專用的射頻電纜網等等,不勝枚舉。
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相當比重、量大面廣的產品類別
由于電線電纜已廣泛應用于經濟體系運轉中所使用的設施、裝備器材中,特別是龐大的電力傳輸系統和信息傳遞系統,并服務于一切社會活動中并深入到每一個家庭和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電線電纜產品已達到了無處不在的狀態。而且仍在隨著社會經濟的活動內容從深度到廣度進行臺階式跳躍發展;加上人們對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仍持續地推動著電線電纜產品品種的發展和生產量的增加。因此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一位未來學家曾預言:二十一世紀將是線(電線電纜)的世界。
我國的電纜工業是 1949 年新中國成立后,從無到有,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的。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工藝裝備水平還是產品技術水平都達到和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特別從用銅量(包括用鋁的折算值)和總產值來將,我國電纜工業的規模處于世界前三名之內。例如, 2000 年我國電纜工業總產值已達 900 億元,約占全國國民經濟總產值的 1% ,約占機電工業總產值的 4% 、電機電器工業的 17% 。在機電工業的 135 個行業中,產值規模僅次于汽車工業而名列第二。
應該指出,線纜產品的需求與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而且與基礎性建設的投入量關系更為直接,這是幾十年來統計分析所得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