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有關部門強化大氣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措施出臺時機的臨近,一場新的空氣污染防治戰役即將展開,而從需求梳理來看,工業廢氣的治理當是未來大氣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一個目前看來需求可能超過3000億的產業,正在逼近等候以久的高速發展機遇。下面由宏展廢氣處理設備廠家是對我國廢氣處理設備市場前景分析預測:
廢氣處理設備市場前景在全球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節能環保已成為當今世界產業發展潮流。因此,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廢氣處理成套設備行業市場發展前景深度研究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適應國際產業競爭需要,大力發展廢氣處理設備,是打破發達國家技術貿易壟斷,提升我國廢氣處理設備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據估算,“十二五”期間,脫硫脫硝、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將達6000億元;工業行業余熱余壓發電、“三廢”綜合利用以及煙塵、粉塵控制領域均存在巨大需求。
盡管產業前景可期,但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時表示,2012年環保裝備制造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圍繞企業的自身建設進行,雖然國家今年以來已有多個支持環保裝備的政策出臺,但落實的資金支持依然不高。
在《環保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的8個重點發展的領域中,大氣污染治理廢氣處理設備廠家裝備被明確為重中之重。
三條路推動治理產業
從目前我國的政策,經濟發展具體情況以及西方發達市場的治污經驗來看,未來工業污染源的治理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能源結構調整。我國目前能源結構依然是以煤為主,當前環境問題特點也是是煤煙型,絕大部分環境問題都與燒煤有關系,所以限煤增氣多用電是必然方向。
二是推廣應用新技術。針對我國工業燃煤為主的實際情況,調整能源結構需要較長一段時間,采取清潔煤燃燒技術是比較實際的手段,國金證券此前的一項研究估計這個市場有超過1500億元的容量。
三是對工業煙(廢)氣無害化處理。與之相關的主要是工業除塵、脫硫脫硝產業,其中脫硝產業面臨機遇{zd0}。(更多資訊請關注 《煙氣治理工作取得成效與存在的問題》 )
本文部分轉載自中國報告大廳,轉載注明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