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少甚至不用投資,風險小甚至沒有風險的項目,還要產品好,真正能給人們帶來健康的項目。創業選擇鑫鴻錦,鑫鴻錦與您一起創造未來,大學生找創業好項目,沒有風險的健康的創業項目可以找它。創業電話:400-013-2008.
“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教育部近日發布的一項年末例行公告《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這一條內容被“置頂”為最重要的部分。創業課程算學分、允許休學創業、落實創業優惠政策……這份通知傳遞了國家對扶持創業愈發重視的信號。
創業課程算學分,鼓勵創業從“選課”開始
此次公布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面向全體大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納入學分管理。
事實上,過去已有多所高校將創業教育的內容納入課程之中。業內人士表示,將創業課程計入學分,能夠吸引學生前來“選課”,從而提升創業熱情和能力。
武漢理工大學的籍曉嵐通過學習創業課程,現在成了一家商貿公司的創始人。她認為,創業課程對創業實踐幫助不少:“法律、經濟、管理等與創業緊密相關的方面都有涉及,我們遇見簽合同、招工等具體問題時也不會太盲目。”
結構性就業難成為近年來中國畢業生面臨的突出問題。專家認為,就業難已是常態,自主創業將成為新常態。摒棄就業等靠要,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問題的解決,已是大勢所趨。
不過,創業課程應該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引發爭議。一些“創業班”淪為“創業理論班”,缺乏實踐探索,最終以無人創業尷尬收場。還有人認為將創業引入學校有違高等教育的初衷,僅僅用薪水、創業業績來衡量成績可能會給學生的價值觀造成不良影響。
允許休學當老板,不意味著學校“甩包袱”
“90后”創業者尹桑的故事鼓舞了許多有創業精神的年輕學生。大二時,尹桑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的學業,回國創辦了“一起唱”,一年獲得三次IDG融資。“不上學、當老板”的念頭也吸引著眾多中國年輕學子。 現在,他們有了實現夢想的機會。根據通知規定,高校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聘請創業成功者、企業家、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導師,對創新創業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
業內人士認為,休學創業為那些有創業能力和熱情的學生提供了空間和可能,對掌握核心技術,尤其是科技類院校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2013年武漢東湖高新區出臺政策鼓勵高校師生休崗休學進入該地新技術開發區創業,科技成果轉化收益中,研發者得70%。新政實施以來,光谷已有300多項成果入園轉化。
然而,在“休學創業”落實的過程中,“休學”和“創業”不應當割裂。一位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一些學生休學“創業”的內容與創業無關,失去了休學的意義。此外,學校相應的管理也應當跟上,不能把讓學生休學視為甩掉責任的“包袱”。
4年yl80萬學生創業,稅收減免、融資服務要跟上
4年內yl全國80萬大學生創業,是人社部、教育部等9部門聯合實施的新一輪“大學生創業yl計劃”的目標之一。通知中指出,各地各部門要實施好這一輪大學生創業yl計劃,落實創業培訓、工商登記、融資服務、稅收減免等相關優惠政策。
一些地區出臺的優惠政策已收到實效,幫助大學生在創業初期度過資金困難的難關。據了解,景德鎮市陶瓷創業孵化基地累計為入駐創業實體發放各項政策性補貼47.24萬元,為初創經濟實體減免稅收140.58萬元,發放小額擔保dk60多萬元。孵化基地的創業青年陳珂認為,較輕的財務負擔能夠使他們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研發產品、研究市場上。
然而,還有一些政策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山東英才學院畢業生張保松今年初被評為山東省大學生10大創業之星,本該享受300萬元至500萬元的3年無息dk,卻被某部門領導一句“你又不缺錢,干嘛要dk呢”打了回去。也有不少畢業后創業的大學生反映,并沒有享受到政策里承諾的創業補貼、辦公場地租賃費等“紅利”。
目前的政策大多和錢直接掛鉤,往往成為許多扶持政策不能長效的重要原因。除了資金扶持外,初創企業更需要市場政策。創辦了一家計算機軟件公司的大學生張鵬表示,大學生創業者的產品或服務在起步時不夠成熟,入不了政府采購人員的考慮范圍,如果政府能在訂單上扶持,可以幫助企業更快地成長起來。
鑫鴻錦官方網站:400-013-2008!0531-5866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