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樹,別名:樟樹、香樟、樟木、烏樟、瑤人柴、栳樟、臭樟、烏樟;拉丁文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樟科、樟屬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是優良的綠化樹、行道樹及庭蔭樹。廣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各地,以臺灣為最多。植物全體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制樟腦和提取樟油。木材堅硬美觀,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樹對氯氣、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氣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蚊蠅,能耐短期水淹,是生產樟腦的主要原料。材質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
香樟為樟科常綠喬木,可達60米左右,樹齡成百上千年,可成為參天古木,為{yx}的園林綠化林木。幼時樹皮綠色,平滑,老時漸變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冬芽卵圓形。葉薄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0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圓形,離基3出脈,近葉基的{dy}對或第二對側脈長而顯著,背面微被白粉,脈腋有腺點。圓錐花序生于新枝的葉腋內,花黃綠色,春天開,圓錐花序腋出,又小又多。果球形,熟時紫黑色?;ㄆ?—6月,果期10—11月。因為樟樹木材上有許多紋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作為樹名,稱為“樟樹”,而因又有香味,才稱為“香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