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潔凈實驗室規劃設計有哪些要求,該如何合理規劃布局呢?濟南天方凈化工程有限公司告訴您
疾控中心實驗室(又稱生物安全實驗室)。它是一個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智能化程度較高,有高度的安全保護措施的新醫療建筑。
一、總體布局
疾控中心實驗室的建設要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生物安全標準。
疾控中心實驗室的空氣具有潔凈度的要求,潔凈等級按病原性微生物實 驗和污染程度確定,其地理位置應選擇遠離人煙稠密、交通繁忙和空氣、水源、噪聲嚴重污染地區。疾控中心實驗室要按照功能用途劃區布置,將實驗室與各區嚴格 分開,人流、物流路徑分明,有污染排放的區域要設在實驗室的下風向,吸風口設在上風向,實驗室周圍不宜種植飛揚花粉、絨毛和落葉的植物。
疾控中心實驗室不同于其他醫療工程。其區別在于,不僅要求防止環境因素對實驗室的污染和實驗之間的交叉污染,同時還要防止實驗過程中所使用的生物危害和潛在生物危害不致向周圍環境釋放造成污染。
查看大圖
二、設計概念
1.設計理念
(1)確認實驗室內的物理控制對產品、環境和操作人員的保護作用;
(2)確定潔凈區、非潔凈區、污染區和半污染區,以及連帶輔助區的功能和用途;
(3)確定需要封閉或不需要封閉的操作區域;
(4)確定一次屏障、二次屏障的凈化控制方法;
(5)試驗和化驗要合理的分開;
(6)暖通空調、真空、壓縮空氣、供水系統、消毒滅菌要符合GMP要求;
(7)確定不同區域的氣流流向和流速;
(8)確定原材料、設備、產品和生物廢料的流向;
(9)滿足“三廢”排放標準;
(10)確定人員,特別是關鍵實驗操作人員的流向和控制;
(11)確定防止潛在危害物質釋放的措施;
(12)突發性“故障”的緊急關閉和自救方案;
(13)防火、保衛設施;
(14)備用:電源、通訊、控制設施。
2.生物危害因素
生物危害的根源是病原微生物,其危害程度的大小取決于病原性微生物的種屬、形態、抗原、變異等特性以及人體的免疫防御功能。病原性微生物形成生物危害的致病作用,取決于病原性微生物的毒力、侵襲力、數量和侵入部位。
3.生物危害的污染途徑
病原性微生物對實驗工作者的感染,一般都是意外的吸入、吞咽以及創傷、接種或注射等途徑造成的。吞咽和皮膚接觸這兩種侵入方式均可在操作時當場察覺, 能從操作步驟上注意防范。吸入途徑的感染,由于其數量較小,散發于實驗室的環境氣氛中,除非濃度過高,形成可見的類似霉菌孢子的云霧或成品飛揚的粉塵以外,一般往往難以察覺。這些數量較小的病原性微生物隨著氣溶膠進行傳播,據統計實驗過程80%的感染都起因于氣溶膠的危害造成。
氣溶膠是以膠體狀態懸浮在大氣中的液態或固體微粒,其直徑在0.01μm~200μm之間,一般約為1-5μm,是最適宜引起感染作用的尺寸,肉眼不 能發現。氣溶膠的顆粒大小與其危害程度的關系至關密切,顆粒越細,在空氣中的懸浮時間越長,越容易穿透普通的過濾介質,越容易潛入呼吸系統的深部。
查看大圖
氣溶膠的幾種類型:
(1)滴核 溶液或懸浮液表面在操作時的振動等破壞性應力,則濺出液滴。微小的液滴經過大氣迅速蒸發,體積大為縮小,成為滴核。
如:用移液管連續稀釋,用平皿移種培養,對培養液強力振蕩,進行離心分離操作不慎而產生濺滴和發泡,或在實驗罐培養過程中通氣鼓泡,排氣夾帶液滴,取樣操作的液流噴射,液滴飛濺等。
(2)干粉 在某些常規操作散發的細微顆粒,在熱空氣對流循環下極易傳播。
如:打開菌種砂土管,撥動孢子菌落,粉碎凍干培養物,旋開盛有培養物的瓶蓋,拔出瓶塞等。
(3)浮塵 這類氣溶膠大都是已經被污染的粒屑,絨毛,皮膚屑,短纖維,灰燼,粉塵,塵團等。
4.常見的實驗操作的危險
三、設計方案
自上所述,疾控中心實驗室的建設是一個分工極細、專業極強、施工技術極高的生物醫療工程。設計中還要注意到:
(1)征求使用者和操作者的意見,確定工藝流程圖;
(2)按照四類病原體的特性和污染途徑,確定控制技術方案和mjsj方案;
(3)根據氣溶膠特性和實驗操作的危險,制定出潔凈度、氣流流向、流速和壓差梯度參數;
(4)有實驗動物的實驗室自成一區,獨立傳遞,動物尸體要wq焚尸mj后,才能傳出;
(5)確定所有的實驗設備、工具、箱柜、臺案數量和尺寸;
(6)確定實驗室的預警、關閉、自救和逃生方案;
聯系方式0531-87501770 您還可以登錄公司網址:http:// 查看公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