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商品房質量問題層出不窮,而導致商品房品質降低的關鍵就是開發商,一些無良的開發商為了追求利潤偷工減料。
商品房本身價格的限制,使開發商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為了盡量減少成本,很可能在偷工減料上做些文章。”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分析稱。質量問題不斷網友吐槽:小心商品房中的“樓脆脆”日前,據北京日報報道,采育商品房因混凝土供應商將貨單轉給某家沒有資質的“分站”,導致了部分混凝土強度不達標,相關3棟樓已停工一個多月。
“去年政府出臺商品房政策,一開始申購人數很多,但隨著市場的下行,出現了大比例棄選、棄購。面對市場調整,業主對質量問題容忍度將大幅降低。”與此同時,多位業內專家指出,商品房相關政策的不完善、監管不力等,也是質量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對于如何{zd0}程度避免商品房質量問題的出現,陳國強分析,并不能強求開發商在商品房上運用與商品房相同的質量標準,但都應堅持最基本的建筑規范要求,政府部門需要履行相關監督責任。另外,陳國強認為,購房者也需要調整心態,不要對商品房品質有過高的預期。“花的是兩萬的錢,為什么非要要求5萬的品質?這放在任何市場都是不正常的。”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來限制無良開發商,但是我們卻可以做房屋質量檢測,提前預防。
聯 系 電 話:1364713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