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養豬場屢屢出現母豬發情遲緩或屢配不孕的問題,有些養殖戶因此與供種豬場發生矛盾,為了讓大家了解母豬發情推遲或屢配不孕的原因,從而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我們總結了發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僅供養殖戶參考。
1、系統發育不全或遲緩后備母豬生殖系統發育不全或遲緩,抑制了初情期。用飼養育肥豬的方法培育后備母豬,造成母豬能量過剩,而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或不全,影響了母豬卵巢機能的正常發育,降低了卵巢對促性腺js的敏感性,造成母豬不發情。
2、營養母豬飼料單一,營養缺乏、蛋白質含量不足或品質低劣;維生素、礦物質缺乏;體況過肥或過瘦,抑制了下丘腦產生促性腺js釋放因子,降低了促黃體素和促卵泡素的分泌,推遲了初產或經產母豬的發情。
3、哺乳時間過長造成體況瘦弱和胎次耽擱。我國廣大家庭養豬戶多沿襲45~60天斷奶,目前,各地出現許多先進技術,仔豬最早21日齡斷奶。但大部分都是28~35日齡斷奶。
4、可能導致母豬不發情的疾病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子宮內膜炎、圓環病毒病等。如由圓環病毒病導致消瘦的后備母豬多數不能正常發情。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于治”。
5、母豬患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及寄生蟲病等。
6、飼養管理不當。對后備母豬而言,大欄成群飼養(每欄4-6頭)比定位欄飼養好,母豬間適當的爬跨能促進發情。但若每欄多于6頭,則較為擁擠且打斗頻繁,不利于發情。若用定位欄飼養,應加強運動。
圣達專家建議:對發情遲緩的母豬,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1、營養調控:體況瘦弱的母豬應加強營養,短期優飼,補喂優質青綠飼料,使其盡快達到7~8成膘,對過肥母豬實行限飼,多運動少給料,直到恢復種用體況。
2、管理措施::對母豬進行調圈處理,公豬刺激,過肥母豬進行饑餓處理,與以前飼料減半
3、中藥調理:對于不發情以及發情遲緩的母豬,拌料添加母豬生命元調理,防治母豬亞健康,恢復母豬正常發情配種產仔,可在7天內促進發情和卵泡成熟排卵,提高母豬的整體生產性能。
(圣達廠家zg,詳細情況咨詢張經理,15038020933 QQ:927911061 24小時為您服務!!!)更多優質信息歡迎訪問公司官方網站生態養殖360: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