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規模化養殖的普及,管理的規范,家禽養殖中出現了一些和溫度、濕度有關的一系列疾病問題,特別是腹瀉問題,引起家禽神經癥狀的腹瀉就是腸毒綜合癥。此病預防為主,zl為輔。針對此病談一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從字面理解,腸:腸道,毒:毒素,綜合癥:混合感染。
病 原 :xj、病毒、寄生蟲、支原體的代謝產物以及死亡病原微生物被溶解的代謝產物
發病原因 :
飼養密度大是誘因,圈舍內環境溫暖潮濕是主因;衛生條件差,通風不良,空氣污濁是間接原因,xd不徹底或者根本不xd,為病菌創造生存環境是根本原因;飼料營養偏高,特別是蛋白或高熱量玉米添加較多,加重肝臟負擔,誘發營養性腹瀉;生長過快或頻繁發生球蟲病的雞群極易感染腸毒綜合癥。
1. 潮濕是發病的根本原因,潮濕導致腸道內環境紊亂,有益微生物生長環境失衡,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腸蠕動加快,夾生料增多,加重肝臟負擔,致使過剩膽汁倒流形成綠色糞便。
2. 衛生條件差,通風不良,空氣污濁是誘發腸毒綜合癥的間接原因;一般性腸炎、呼吸道等病癥是誘發腸毒綜合癥的主要原因,毒素是罪魁禍首。
3.小腸球蟲感染是發病的直接原因。
小腸球蟲大量增殖,導致腸壁增厚,腸腔變窄,糞便呈線條狀,xhbl,且夾雜水,導致禽采食量下降,但是隨著病情發展,增厚腸壁開始腫脹潰瘍,腸粘膜逐步脫落,吸收功能下降甚至消失,夾生料明顯增多,排水樣或石灰樣稀便甚至血便,逐步發展為腸毒綜合癥。
流行特點 :
本病近5年來,在肉雞業發達地區呈現廣泛的流行趨勢,特別是山東、遼寧等省,但在蛋雞中也時常發生;此病不分日齡、品種、公母、季節均可發生,一般在潮濕,炎熱的夏季發生較多,但由于現在的飼養內環境一年四季基本一樣,因此此病不分季節、日齡均可感染暴發;此病多發于30~40日齡肉雞,其它日齡也可以發生,但病情較輕,發病數量較少。此病最早可發生于7~10日齡的雛雞。一般地面平養比網上平養發病率高。肉雞高發于蛋雞,地面平養高發于網上平養。
臨床癥狀
本病發病初期,雞群無明顯癥狀,個別雞只出現糞便變稀,不成型,夾生料增多,隨時間延長,雞群中大部分雞開始腹瀉,糞便稀薄,顏色呈西紅柿樣或呈淺黃色,此癥狀持續2~3天,采食量明顯下降,飲水量反而增加,導致腹瀉加重,形成惡性循環,濕度增加,氨氣濃度增加,腹瀉增重,直接導致吸收功能降低,增重減緩,消瘦貧血。部分雞出現干爪子的癥狀,精神沉郁、閉眼呆立、零星死亡,大群雞精神狀態尚好,只是腹瀉不間斷;后期個別雞出現神經癥狀,頭頸震顫、驚叫、狂奔、癱瘓而死。患病雞群呈零星死亡,幾乎每天都有殘雞出現。黎明前猝死明顯增多或先興奮不安后癱軟,衰竭死亡。
防治措施
一、預防:
減少應激,加強飼料管理,排除誘因,改善水質,注意通風換氣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時補充營養,經常應用多種維生素和口服補液鹽,(應注意VD的應用,因為VD應用量大后會加重腸炎。杜絕亂用xd藥飲水。注意疫苗的應用,改飲水為滴口或點眼滴鼻噴霧等。應用免疫增效劑,xc免疫抑制,提高肌體對疫苗的應答能力。定期xd,要經常帶雞xd,勤打掃糞便,勤換墊料,降低飼養密度和潮濕度,防止球蟲病爆發,防止二重感染。
建議20日齡之前的雞盡量用球立克預防家禽球蟲病,本品為中西結合,蟲卵雙抑的產品。具有耐藥性低,抑制蟲卵活化,安全性高的特點。
腸炎的預防,建議中西結合,西藥一般用復方的預混劑,既含有針對革蘭氏陽性菌,又含有針對革蘭氏陰性菌的yw腸欣寧——腸炎,腸毒綜合征{tx}藥,中藥用白頭翁散或者四黃散即可。
二、zl:
zl原則:1.pd或中和內外毒素,不要急于止瀉;2.止瀉,xy,對癥zl;3.提高禽自身抵抗力;
1.zl時,要根據實際現狀合理引導pd,防止病禽自體中毒加劇傷亡;
2.電解質的補充,補充0.9%生理鹽水,防止缺鈉性休克;
3.腸炎與球蟲的zl,對因zl,合理投藥;
4.抗病毒yw的使用,特別是增強體質的中藥,根據繼發的病毒酌情處理。
對于該病的預防,在生長前期要降低飼料蛋白,使用無霉變、營養平衡的飼料,同時要做好通風以及保溫問題,防治好球蟲,發現球蟲及時zl,并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防止腸道菌群失調。祝愿養殖戶朋友們的雞鴨都能順利出欄,養殖事業上蒸蒸日上!
戴經理:15562594688
QQ:3198233238
網站:
誠招合作經銷商
保護動物健康 保證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