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病毒性肝炎(DVH)是一種高度致死,高度傳播性的病毒性傳染病。有三種病毒:血清Ⅰ型、臺灣新型、韓國新型 ,交叉保護性差。本病主要經呼吸道、消化道傳播,不經蛋傳播。感染越早,死亡率越高。1周齡內發病死亡率可達90%以上。 鴨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癥狀?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由山東魯冠在線專家為大家講解下鴨病毒性肝炎常見癥狀。
本病發病急、傳播速度快,一般死亡多在發病后3~4天內。病初精神萎靡不振,縮頸下垂,不愛活動,行動呆滯,跟不上群,常蹲下,眼半閉,厭食。
發病半日到一日即發生全身性抽搐,病鴨多側臥,仰脖,頭背彎,兩腳后蹬,呈角弓反張狀,故稱“背脖病”。同時,兩腳痙攣性的反復踢蹬,呈劃水狀,有時在地上旋轉。發現抽搐后十幾分鐘即死亡。
肝臟腫大、易碎,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出血斑,10日齡內肝臟呈土黃或紅黃色,10日齡以上肝臟呈灰紅或黃紅色。
導致鴨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有那些呢?
一、種苗及免疫抑制因素引起的機體亞健康
造成免疫抑制的因素有雞白血病(AL)、雞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RE)雞傳染性法氏囊病(IBD)、呼腸孤病毒(REOV)、腺病毒等,帶有這些病毒的雞免疫后產生抗體少,雞群容易感染生病。
二、養殖污染造成的病毒傳播、疾病反復
jichang的糞便、污水、病死雞、疫苗瓶等污染源處不當就會使疾病反復發作。只有增強生物安全防治措施同時增強雞體抗病能力才能保障疫苗效果,減少疾病發生。
三、養殖污染造成的病毒傳播、疾病反復
jichang的糞便、污水、病死雞、疫苗瓶等污染源處理不當就會使疾病反復發作。只有增強生物安全防治措施同時增強雞體抗病能力才能保障疫苗效果,減少疾病發生。
四、疾病潛伏期危害嚴重
疫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疾病發生,但肉雞在15—25日齡有免疫空白期,很難在疾病流行期控制感染,如何安全度過這個免疫空白期也是業內等待解決的問題。
五、近年的食品安全事件成為影響養殖收入的關鍵
瘦肉精、藥殘雞、速成雞、蘇丹紅蛋等食品安全事件極大影響畜牧產品價格,并嚴重影響消費信心,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廣大養殖業者。
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鴨肝炎,最終損失的是養殖戶,所以一定要選擇一個好的預防方案,魯冠將為廣大養殖戶朋友提供最切實有效的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