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膜分為高溫、低溫電熱膜。高溫電熱膜一般用于電子電器、軍事等
,如今科技生產的電熱膜。低溫電熱膜是一種通電后能發熱的半透明
聚酯薄膜,由可導電的特制油墨、金屬載流條經加工、熱壓在絕
電熱膜
緣聚酯薄膜間制成。工作時以電熱膜為發熱體,將熱量以輻射的形式
送入空間,使人體和物體首先得到溫暖,其綜合效果優于傳統的對流
供暖方式。低溫輻射電熱膜系統由電源、溫控器、連接件、絕緣層、
電熱膜及飾面層構成。電源經導線連通電熱膜,將電能轉化為熱能。由
于電熱膜為純電阻電路,故其轉換效率高,除一小部分損失(2%),
絕大部分(98%)被轉化成熱能。
電熱膜不能直接用于地面輻射供熱,需要外加專利的PVC真空封套,
(如右圖所示)才能用于地面采暖,保證使用效果和壽命。
電熱膜發展潛力巨大,符合低碳經濟發展趨勢。電熱膜采暖方式不耗
水、不占地、開關自主,節能節材,符合減排低碳的政策導向,發展
前景廣闊。這是對中惠地熱在電熱膜、電采暖行業地位的及其qw的
肯定,尤其在采暖行業中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專家預言,該技術標準的
推出不僅意味著環保經濟的電熱膜采暖將更快走進千家萬戶,而且意味
著電熱膜采暖產業的振興,意味著采暖行業低碳式發展春天的來臨。
低碳特性
電熱膜供暖系統是實現全民低碳供暖的重要途徑。它的低碳特性主要
體現在直接能源、能量轉換、污染排放、人居生活及社會經濟等方面。
具體來說:
低碳能源
采暖能源的清潔、可再生
相對于煤炭、天然氣、秸稈、木材等采暖能源,電能作為一種最有發
展潛力的采暖能源,正隨著以太陽能、風能、水能、核能等為代表的
新能源的興起,而蓬勃發展。而新能源所提供給人類的電能是清潔的、可再生的,是真正的低碳甚至“零”碳能源
低碳轉換
采暖的熱轉換效率高
相對于傳統采暖方式,電熱膜供暖系統的熱轉換率高達99.28%,可
以大大減少轉換及傳遞過程中的能量損失。
低碳排放
廢氣等污染的零排放
相對傳統采暖方式,使用電能作為采暖能源,不需要建鍋爐房、儲煤
、堆灰、管網等設施,節約了土地,不產生廢氣、廢水、廢物等污染
物,從而廢氣等污染的排放直降為零。同時,即便以煤炭作為發電能
源,則可以通過促進和提高煤炭發電的規模性和集約性,通過節省和
減少煤炭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損失及車輛污染,從而在整體上減少碳排
放,由此強化能源使用的低碳性。
低碳生活
符合人體功能學設計,舒適與智能化
相對于以散熱器、空調、暖氣片為代表的點式供暖系統及以發熱電纜
為代表的線式供暖系統,以電熱地膜為代表的新一代電熱膜供暖系統,
十分契合人在活動空間足暖頭涼的宜居需要。具體來說:這種獨有的加溫方式,
讓人感覺室內溫度均勻、清新、舒適靜音,而且沒有傳統供暖產生的干燥和悶熱,
也不會因氣流引起室內浮灰。電熱地膜不僅加熱了室內空氣,同時系
統內散發的遠紅外外線波對人體有調節免疫、延緩衰老等功能,自下
而上的升溫過程符合暖足溫頭的人體養生學原理。另外,智能溫控功
能可以讓人隨心取暖,促進行為節能,開啟全新一代人性化低碳生活。
低碳經濟
有力推動建筑節能及低谷電力的利用與創收
電熱膜供暖系統的使用,以建筑節能為前提。從而,這一新興采暖方
式的大力推廣和普遍使用,直接地推動了國家65%的法定建筑節能標
準的嚴格檢驗與落地執行,并由此推動了中國低碳建筑的發展。再者
,從電力使用平衡角度上看,高峰用電量與夜間用電量相差懸殊,造
成夜間電力的浪費。充分利用低谷電量,不但可以為國家增加低谷電
力收入,而且也可以降低發電成本,平抑電價,節約能源,推動電力
能源的低碳化使用。
聯系人:李軍
聯系電話:15117080215
座機:0931-8800027
傳真:0931-8800027
地址:蘭州市城關區麥積山路長城山海苑8號樓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