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首康兒童康復中心介紹:不同類型的腦癱兒童早期康復也不同:
早期及時有效的康復訓練對腦癱患兒來說獲益匪淺: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和發展獨立日常生活能力;防止異常模式的固定化及攣縮畸形的發生和發展;發展靈活和應變能力;發展交流能力;阻止異常姿勢反射和肌張力的發展以及發展抵抗重力的正常姿勢反射和肌張力,促進正常運動功能的形成和發育。而且對孩子來說早期的大腦可塑性強,容易恢復,其異常姿勢尚未固定,糾正起來也比較容易。
當然,在進行早期康復訓練時,也要根據不同的腦癱類型對訓練手法進行適當地調整。比如在進行頭部控制訓練時,徐動型腦癱患兒的肩關節往往外轉,雙手或一手扭曲,訓練者應將患兒的手臂拉直往內轉而稍往下壓,慢慢將患兒拉坐起來,可促進患兒的頭部保持抬高而向前。
而痙攣型腦癱患兒經常是后仰的,所以訓練者將兩手放在患兒頭部的兩側,把頸部向上拉長,并用前臂將患兒的肩膀往下壓。用手抓住患兒的前臂,將他的手抬高且往外轉,拉坐起來,即可使患兒的頭抬高而保持正位。
對于肌張力低下型腦癱來說,由于肌張力太低,患兒的頭無法控制在正中位置。訓練者應用手抓住患兒肩膀,用大拇指頂在胸前,將肩膀往前以給患兒較大的穩定性,協助將頭抬起。
其它刺激患兒頭部抬起的方法還有:將患兒放為俯臥位,兩臂伸直往前,輕抓患兒兩肩中點或兩肩胛中央處;在患兒的尾椎部位加壓或刺激,其頭部和脊椎就會抬起;把患兒放于俯臥位,將手往外拉;將患兒放在坐姿,手往外拉,也可促進頭部的抬高;在其胸下置放小枕頭,或毛巾卷令其仰臥上,用聲音逗他,使他一點點抬頭,逐漸增加其保持時間。
如果要進行坐姿訓練的話,針對痙攣型腦癱患兒時,應先將其兩腿分開,上身前傾,并用手將下肢壓直,并且鼓勵患兒向前彎腰;若是手足徐動型腦癱,則應將患兒兩腳并攏彎曲,并用手捉住肩膀,向前內方轉動,讓他自己用雙手撐在兩旁支持自己。
而對肌張力低下型腦癱進行坐姿訓練時,訓練者可抱住患兒,用雙手在患兒的腰椎部位往下壓,并且用大拇指放在脊椎兩旁給以固定力,可促進頭及身軀的伸直。當患兒學會坐穩后,可以常常前后、左右把他推動,讓患兒學會在動態中保持平衡。患兒坐不穩時可以叫他盤上腿坐,使身體前傾,坐時腰要伸直。盤腿坐對痙攣型髖關節劈開不良者有好處。
對大一些兒童可將他雙膝伸直,坐在你的腿上。為了讓他的背伸直,握住他的髖部,往下按壓。孩子可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椅子高度為:髖關節、膝、踝關節屈曲90°,雙足均能著地為標準。如頭和身體不能控制時,可制作帶扶手的椅子,以預防肩向后撤和兩腿過度外展。
溫馨提示:腦癱患兒的早期癥狀會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逐漸惡化,加大zl難度,應在患兒0—6歲之間進行zl。小兒腦性癱瘓是從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是小兒時期常見的zssj障礙綜合征,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dx、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癥狀,腦癱的zl若局限于傳統單一的zl方法是不能讓腦癱患兒康復的。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患兒需要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同時增加與同齡兒交往,以及盡早進行心理行為干預是防治心理行為疾患的關鍵。如需了解更多關于腦癱兒童zl方面的問題可致電咨詢:400-097-6308,微信報名:請掃一掃微信二維碼,我們將給予家長們針對性的指導!
![不同類型的腦癱兒童早期康復也不同](http://ganmao-/1/2016/0622/21/576a91cc08e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