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沙透水混凝土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1、緩解城市排水壓力。傳統路地面沒有透水功能,城市只能依靠表面匯水系統及排水管網排除地表降雨,而由于我國的城市發展速度極其迅猛,導致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嚴重滯后,許多城市的排水設施不能有效地滿足排水的要求,尤其是在暴雨時節,因此,城市在暴雨來臨時常常出現雨水蓄積和漫流現象。大量的雨水使地面徑流急劇增高,很快出現峰值,而且城區面積擴大,徑流系數也會隨之增大,這也是我國很多城市夏季產生城區內澇的重要成因。而無沙透水混凝土路地面由于自身良好的透水性能,能有效地減小城市地表徑流,減輕排水設施負擔,以及緩解城市的防澇壓力。同時,采用無沙透水混凝土還能減少城市排水系統的建造規模,降低城市建設費用。
2、控制城市水體污染。城市地表各種污染物質在雨水的淋洗和徑流沖刷作用下,通過地表徑流過程進入相鄰受納水體,造成的水體污染,這是流域水環境質量惡化的重要污染源。城市徑流污染的產生同城市化進程中不透水面積的增加密切有關。無沙透水混凝土能十分有效地阻延地表徑流作用,以及無沙透水混凝土的過濾和吸附性能好,可以減輕流入江河水體雨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對緩解城市水體污染有一定作用。
3、維持城市水資源平衡。無沙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對城市水環境的改善作用是十分顯著。與傳統路地面材料相比,無沙透水混凝土兼有良好的滲水保濕及透氣性。它既滿足人類活動對硬化地面的使用要求,又能通過自身性能的生態優勢,減輕城市傳統非透水性路面對地表生態的破壞程度。采用無沙透水混凝土混凝土路地面,可以可以延緩徑流和貯蓄雨水,大量雨水透過無沙透水混凝土地面滲入地下,很好地補充了地下水資,維持地下水資源的供給平衡,緩解城市水資源的匱乏、短缺。
4、調節氣候。由于地表被建筑物、傳統路地面所覆蓋,綠地和水面減少,使蒸發作用減弱,大氣得不到冷卻,使城市地面很難與空氣進行熱量、水分的交換
, 缺乏對城市地表溫度、濕度的調節能力
,出現熱島現象,導致城市的氣候環境變差。無沙透水混凝土在其多孔構造中及下層土壤中儲存了大量的毛細水,毛細水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發生蒸騰作用,吸收大量的顯熱和潛熱,使其地表溫度降低,從而有效地緩解了夏季地表溫度過高的問題,同時生態混凝土的熱容于其他路面材料,能儲蓄較多的熱量,它表面粗糙,能減少熱量向空氣中反射。使用生態混凝土路面,可降低路面溫度約
5℃。此外,無沙透水混凝土蒸發的水蒸氣還會增加空氣的濕度,這對緩解由于地表的濕度及蒸發量少而引起的“沙塵暴”也有著很好的效果。
5、降低城市噪聲。無沙透水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吸收和降低噪聲的作用,噪聲源投射到地面時,普通硬化路地面只能將聲波進行反射,起不到吸聲降噪的作用,而透水透氣生態混凝土具有開放性多孔結構,是性能優良的吸聲材料,因此,透水透氣生態混凝土對城市聲環境能起到了明顯的改善作用。
6、改善道路行駛環境。透水透氣生態混凝土的表面粗糙,排水性和吸聲性好,可以改善交通道路的行車環境。首先,能提高車輛的行駛安全性。其次
, 改善道路沿途的環境,減少噪音,減少沿途行駛車輛的濺水
,防低路面水膜形成
, 提高行車舒適度。
7、實現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透水透氣生態混凝土的制備和鋪裝可以利用大量固體廢棄物,有利于緩解環境壓力的同時,降低了城市建設費用,有利于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可利用廢棄混凝土作為透水透氣生態混凝土的骨料和利用電廠和鋼廠灰渣作為輔助膠凝材料,這樣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保護了環境。其次,透水透氣生態混凝土的表層和孔隙內部還可覆蓋人工改良土壤,人工土壤的配制可以使用大量工業廢渣,通過人工土壤種植各種草坪和其他植被,可以調節氣候,增加城市的綠色空間。所以,透水透氣生態混凝土使用不僅有利于改善城市環境,還為城市固體廢棄物提供了一條資源化利用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