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三板掛牌財輔導代辦
正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在財與審計的關系中,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審計人員需要在了解企業賬處理的理論及技巧的基礎上作出更準確的審計方案,同時,被審計單位財人員也需要在了解審計人員做的每項審計程序的基礎上提前做好應對措施,而不是在被審計出問題后才進行溝通或補救,那么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應如果針對企業狀況去現問題,被審計單位財人員又應當在審計前做哪些準備工作呢?本期話題就來聊聊。
最擅長的實操作領域:企業內控、財審計、財預算及管控、靈活且規范化的賬處理。
問: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財人員是對立的嗎?應如何處理其中的關系?
答:審計方與被審計單位不是對立關系,甚至應該和諧配合,互相促進。
在大部分被審計單位財人員眼中,說到審計,就覺得是來找事兒的,打開始就抱著種抵觸情緒展開“非抵抗不合作運動”。面對審計單位提出要求,大部分答復都是消極的。
反過來,審計人員在遇到這種抵觸的時候,又想:“看你們遮遮掩掩的樣子,問題肯定很多,這也不讓看,那也說沒有,行啊,你們不是不合作嗎,那我就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查,不弄個底兒朝天,決不罷休。”
這樣來,雙方就變成了種對立的關系,對誰都沒好處。審計單位由于被要求的時間緊張,工作量大,同時又不能得到被審計單位的配合,只能加班加點搜集各種信息以便取得足夠的審計證據做出正確的審計結論。對于被審計單位來說,本想用拖延段,讓審計人員知難而退,不了了之,湊合著出個報告就行了,誰知審計人員反而增加了審計程序,延長了審計時間,要求提供更多的公司資料。整個過程更加苦不堪言。
那么究竟如何處理雙方的關系,才能做到更和諧、更{gx}呢?本人總結了幾點,跟大家分享:
1.首先,彼此尊重;
(1)尊重對方的時間:審計人員每個項目時間要求都很緊,般幾千萬到個億左右的中型企業,現場審計時間都在周左右甚至更短;但是,被審計單位財人員除了配合審計,也都有自己的崗位工作,并非專職配合審計。因此,審計人員要把握恰當的溝通時機,比如盡量避開月末結賬、或者在早上處理雜時;要把握恰當的溝通技巧和方式,簡明扼要,易于操作,不要讓對方幫忙做些低級的匯總工作;作為被審計單位財人員,也盡量不要浪費時間,已有的資料盡快提供,需要突擊補充的資料也需要加班補上,快速而專業的水準讓對方覺得你就是整理出來的資料而并非“補”的。
(2)尊重對方的專業水準:
企業財人員大部分可能確實不如注冊計師那么緊跟計審計動態,對準則的把握也不定那么到位,但是對于自己公司的情況確實非常熟悉,對自己這個行業也非常了解,同時也能靈活的將準則、法規運用于自身財管理方面。因此,審計人員與企業財人員各有特點,在廣度和深度方面各有優勢,審計人員無需咄咄逼人,財人員也不用覺得對方“班門弄斧”。
2.其次,找準合適的溝通對象;
對于審計人員來說
(1)細節找計;
(2)全局找總監;
對于被審計單位財人員來說:
(3)小事找助理;
(4)大事找經理;
3.再次,溝通講技巧;
對于審計人員來說:
(1)自己能查到的信息不要問;
(2)不繞彎、直接問;
(3)恰當措辭,避免對立;(可討論但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輕易說對方是錯的,有可能只是雙方看問題的出點不同或者有的特殊情況雙方未溝通到位)
對于被審計單位財人員來說:
(1)被審計單位少找理由,多提供證據;
(2)實在是錯了的問題,端正態度,爭取與對方討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方式。
問:審計中只要現問題就定要做審計調整嗎?有沒有溝通的余地?
答:不定全部都要做審計調整。審計人員在了解項目情況及審計風險后確定個重要水平,比如總資產的1%或凈利潤的5%等,審計中現錯誤的金額超過了重要水平或者質嚴重就定要求調整,如果金額較小且質上屬于般錯誤,則跟其他錯誤問題匯總后考慮是否需要調整。因此,被審計單位財人員也可以衡量錯誤的具體情況后與審計方溝通,爭取少做調整。
問: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關注哪些問題?應如何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答:審計人員關注的問題較多,包括但不限于:企業內控設計及執行情況、財核算流程、大額資金支情況、資產權屬問題、資產價值問題(如資產是否存在減值或跌價問題,是否存在壞賬問題)、負債是否記錄完整、是否存在虛增利潤或藏利潤、是否存在不符合商業實質的關聯方交易、關聯方交易定價是否公允等等。
被審計單位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定要把握個大的原則:審計講究審計證據,只要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料能夠證明其想要的結論就行。
.創為財務代理///深圳新三板掛牌財務輔導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