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熱電纜ZR35DWK3-PF
自控溫伴熱電纜是由導電聚合物和兩根平行金屬導線及絕緣護套構成。其特點是導電聚合物具有很高的正溫度系數特數,且互相并聯,能隨被加熱體系的溫度變化自動調節輸出功率,自動限制加熱的溫度。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圍內接長使用,并允許多次交叉重疊耐無高溫熱點及燒毀之慮。
自控溫加熱電纜的基本結構和分類
1、 溫度分類
根據高分子PTC材料的組成不同,自控溫加熱電纜分為低溫型和高溫型兩類。市場上常見的有以聚烯烴為基材的65℃溫度等級的加熱電纜和以含氟材料為基材的110℃和150℃加熱電纜。此處的溫度等級定義為加熱電纜所能有效應用的{zg}環境溫度(MAXIMUMPIPE MAINTENANCE TEMPERATURE)。也可以理解為電纜能夠長期穩定應用并產生有效加熱功率輸出的{zg}環境溫度,超過規定溫度等級,一方面由于電阻增高,電纜本身的輸出功率很小,實際加熱效率很低。另一方面,長期的超溫使用,使電纜性能如:PTC特性,加熱功率等劣化或衰減,會降低電纜的使用壽命和運行可靠性。但短期間斷地暴露于超過溫度等極的溫度環境,也是可以的。因此,除上述溫度等級外,自控溫加熱電線,還有另一個溫度等級。如對于65℃溫度等級的電纜,該溫度等級為85℃,對于110℃溫度等級的電纜,為130℃,而對于150℃電纜,則為230℃。然而此時的電纜有效輸出功率已接近于零。
由于相關文獻資料太少,許多人對于自控溫加熱電纜的溫度等級有著錯誤的理解,認為它是指加熱電纜的{zg}表面溫度,因此,出現了65,85和105℃溫度等級聚烯烴加熱的說法。而實際上,由于電纜的輸出功率與環境溫度有關,而電纜的表面溫度與測試時的環境溫度,保溫狀態都有密切聯系。因此,用表面溫度來定義自控溫加熱電纜的溫度等級是不科學,也是不準確的。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對于以聚烯烴為基材的加熱電纜其{zg}連續使用溫度應不超過65℃。
2、 按加熱輸出功率分類
自控溫加熱電纜的輸出功率是指在環境溫度為攝氏10度條件下,單位長度電纜的輸出功率。按加熱功率輸出分類,自控溫加熱電纜有高中低三種類型。一般而言,加熱功率小于35瓦/米的為低功率加熱電纜;加熱功率大于35瓦/米而小于70瓦/米的為中功率加熱電纜;而加熱大于65瓦/米的為高功率加熱電纜。
3、 按應用場所分類
通用型加熱電纜:是指由銅導線,高分子PTC材料和單層阻燃護套所組成的加熱電纜。主要應用于一般場合下的管網的加熱或伴熱。防爆增強型加熱電纜:是在通用型電纜的外層再復合一層金屬網,這種結構電纜可有效xc靜電和抵御外來機械碰境。主要應用于具有防爆要求的場所。
防腐防爆增強型:這種結構的電纜是在防爆增強型加熱電纜的金屬網外層,再復合上一層含氟材料。具有這種結構的加熱電纜可有效地防止和抵御靜電,機械碰撞和各種腐蝕性介質。主要應用于環境惡劣或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
4、 按電纜用途分類
普通型加熱電纜:這是一種二芯結構的加熱電纜。由兩根平行金屬導線外敷高分子PTC材料和阻燃護套材料或金屬網和氟材料護套所構成。由于受導體直徑和沿長電壓降的影響,這種電纜的連接使用長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超長型加熱電纜這是一種特殊結構的五芯或六芯加熱電纜。除由高分子PTC材料包敷的兩根平行導線外,同方向還另布3-4根帶絕緣護套的金屬導線,外加金屬鎧裝。用于傳送電能。這種特殊的結構,使電纜的最長連續使用長度可超過1000米,因而可應用于輸油輸氣道的伴熱和油田井下伴熱。
安全型加熱電纜這則一種三芯加熱電纜。在電纜中,在阻燃護套內沿長度方向另布一根監視電線。監視電線可隨時把沿線的輸出功率異常變化,過電流情況,局部損傷等信息及時傳送到中央控制室,便于及時了解沿線加熱情況,保證電纜的安全可靠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