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零售企業如何做到“優質低價”?
對中國實體零售商而言,宜家、優衣庫很難效仿,甚至學習名創優品也不太現實,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實體店就無法做到“優質低價”。
總結起來,有下面兩種做法:
? 整合供應鏈,加強直采
這是目前大部分零售商正在做、也比較容易入手的辦法,具體的做法就是推動供應鏈扁平化、發展買手體系以及進行聯合采購等。
? 開發自有品牌
在歐洲,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商品占比30%是很正常的;而在全球三大零售巨頭中,Costco的自有品牌占比高達50%。
一些本土零售企業的實踐表明,自有品牌不僅可以成為吸引消費者進店消費的“爆款”商品,甚至還有巨大的利潤空間。比如名創優品就有一款經久不衰的爆款產品——10元/支的眼線筆,自問世以來已在全球售賣超過1億支,雖然它的價格只是專柜的1/10,但是還有利潤。
老話說得好,到哪個山頭唱哪只歌。面對全球經濟與消費趨勢的轉變,只有通過借鑒“價格破壞者”們業已成功的商業邏輯,不斷琢磨如何才能優質低價,實體店或許才能找到未來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