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國家旅游局及各地旅游部門以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指揮調控,強化安全保障,2017年國慶中秋假日旅游市場供給充足、需求旺盛、運行平穩、安全有序,全國未發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無重大旅游投訴,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了歡樂祥和的國慶中秋假期。具體情況如下:
一、假日旅游消費火爆,幸福產業成色十足
本次國慶、中秋假日疊加,構成長達八天的“超級假期”,公眾旅游需求集中釋放,出游熱情高漲,假日旅游市場保持高位運行。據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本次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0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836億元,按可比口徑前7天與2016年同比計算,分別增長11.9%和13.9%。呈現出以下特點:
1.全域旅游方興未艾,旅游經濟再創新高
假日期間,大眾旅游需求旺盛,全域旅游如火如荼,各地旅游接待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較去年同期均有增長。部分省(區、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情況如下:
熱點省份、熱點城市旅游持續火爆。遼寧省共接待游客4544萬人次,同比增長9.3%;實現旅游收入259.44億元,同比增長9.7%。江西省共接待游客6087.21萬人次,同比增長13.56%;實現旅游收入368.56億元,同比增長25.97%。山東省共接待游客7065.5萬人次,同比增長14.0%;實現旅游收入559.6億元,同比增長16.1%。湖南省共接待游客6147.32萬人次,同比增長22.71 %;實現旅游收入348.64億元,同比增長29.46%。貴州省共接待游客4614.54萬人次,同比增長42.10%;實現旅游收入305.27億元,同比增長43.52%。陜西省共接待游客5636.82萬人次,同比增長7.4%;實現旅游收入296億元,同比增長11.64%。
新興旅游目的地和地區快速增長。內蒙古自治區共接待游客1062.18萬人次,同比增長24.49%;實現旅游收入83.33億元,同比增長38.3%。吉林省共接待游客1558.14萬人次,同比增長31.94%;實現旅游總收入103.61億元,同比增長37.36%。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接待游客289.31萬人次,同比增長19.47%;實現旅游收入21.14億元,同比增長23.75%。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接待游客99.1萬人次,同比增長38.2%;實現旅游收入5.94億元,同比增長49.6%。
2.個性需求拉動消費,旅游休閑注重品質
旅游市場“蛋糕”不斷增大的同時,旅游消費結構朝著個性化、品質化的方向升級。從觀光到休閑、從景點到全域,游客需求更多樣、眼光更挑剔。注重體驗和休閑的體育健身游、科技游、康養游、美食游以及鄉村農事活動等,受到越來越多游客青睞。
3.快旅慢游漸成主流,闔家出游其樂融融
隨著高鐵和高速公路網的完善,自駕游取代團隊游成為主流,告別了“走馬觀花”旅游時代,快旅慢游正在成為新的旅游方式。假日期間廣大游客紛紛選擇闔家出行,旅游讓家庭更凝聚,讓生活更幸福。
4.出境客流保持平穩,自助遠游深度體驗
出境旅游市場基本保持穩定,團隊游客比例持續下降,自助游客比例持續上升,短線游比例下降,長線游比例上升,部分游客利用帶薪年休假拼假出行,越來越多的出境游客不再熱衷于“買買買”的購物游,而是追求深度體驗。
國家旅游局出境團隊游系統及網絡大數據顯示,預計假日期間出境游客數將超過600萬人次,其中團隊游客64.19萬人次。游客從近300個城市出發,到達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1155個境外城市,排名靠前的國家依次為:俄羅斯、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排名靠前的城市依次為:莫斯科、圣彼得堡、曼谷、芭提雅、新加坡城。調查顯示,部分游客利用帶薪年休假組成更長的假期拼假遠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長線旅游的增長。國人海外消費日趨理性,出境游中動輒大手筆消費的“買買買”日益減少。法國官方數據顯示,赴法旅游的中國游客中,傳統團隊游逐漸減少,自由行迅猛增長,比例已達43%,游客更愿意追求個性化的旅行體驗,希望深度了解法國的歷史文化,短期的“鄉村小鎮游”“博物館主題游”等自由行產品深受歡迎。同樣的旅行方式變化在美國也格外明顯,參觀大學、看籃球比賽、觀看文藝演出等成為熱門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