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加工中心在編寫程序中需要注意的流程
CNC加工中心在測得各軸坐標數據填寫到機床原點存儲位置中的數據存放位置一定要與程式,在程式中,程式號由O表示,程式行號由N表示,子程式由P表示,G碼大多數指令都是模態指令,而M,S,T碼大多數是非模態指令,在需要程式名稱,發那科系統用字母O開始,組成由O加數字,如O101。三菱是采用文件名格式方式,可以是字母,數字,及其他符合組成,編程的數據是絕dui還是相對方式,即G90/G91,快速移動主軸到程式開始位置,并起動主軸。 CNC加工中心編程流程事項: 1.使用程式各碼把刀具運動軌跡描述出來。 2.檢查程式是否有疏漏,是否有錯誤,尤其是在手工編程中。 3.在正常加工前,程式需在機床中試運行,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自動運行加工。 4.仔細閱讀圖紙,確寫加工程式的零位基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程式零點 5.計算出圖紙中各加工基準點的坐標。 6.確定加工工藝順序,確定使用刀具。
CNC加工切削量的三要素
切削量的三要素 1.切削用量選擇原則 確定三要素的基本原則;根據切削要求先確定背吃刀量ap,再查表得到進給量,,然后再經過查表通過公式計算出主切削速度U。 2.切削用量選取方法 實踐證明合理切削用量的選擇與數控機床、刀具、工件及工藝等多種因素有關。合理選擇加工用量的方法如下:粗加工時,CNC加工主要要保證較高的生產效率,故應選擇較大的背吃刀量a。較大的進給量,切削速度U選擇中低速度。精加工時,主要保證零件的尺寸和表面精度的要求,故選擇較小的背吃刀量ap,較小的進給量,切削速度U選擇較高速度。粗加工時,一般要充分發揮機床潛力和刀具的切削能力。數控車床廠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應重點慮如何保證加工質量,并在此基礎上盡量提高生產率。數控車床廠在選擇切削用量時應保證刀具能加工完成一個零件或保證刀具的耐用度不低于一個工作班,最少也不低于半個工作班的工作時間。數控車床廠具體數值應根據機床說明書中的規定、刀具耐用度及實踐經驗選取。 (1)背吃刀量唧的選擇。背吃刀量的選擇要根據機床、夾具、月具和工件的剛度以及機床的功率來確定。在工藝系統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選取較大的背吃刀量。除留給以后工序的余量外,其余的粗加工余量盡可能一次切除,以使走刀次數最少。通常在中等功率機床上,粗加工的背吃刀量為8—10mm(單邊)。數控車床廠半精加工背吃刀量為0.5—5mm;精加工時背吃刀量為02-1.5mm。 (2)進給量,的確定。進給量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刀具措進給方向的。數控車床廠移動的距離。確定進給速度的原則是:當工件的質量要求能夠保證時,為提高生產率,可選擇較高的進給速度。數控車床廠切斷、車削深孔或精車時,宜選擇較低的進給速度。進給速度應與主軸轉速和背吃刀量相適應。粗加工時,進給量,的選擇受切削力的限制。
CNC加工百度知識大問答
CNC加工百度知識大問答 1、研點法適用于哪幾類導軌直線度誤差的檢測? 答:采用刮研法修整導軌的直線度誤差時,大多采用研點法。研點法常用于較短導軌的檢測,因為平尺超過2000mm時容易變形,制造困難,而且影響測量精度。刮研短導軌時,導軌的直線度誤差通常由平尺的精度來保證,同時對單位面積內研點的密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可根據CNC加工中心的精度要求和導軌在本CNC加工中心所處地位的性質及重要程度,分別規定為每25mm×25mm內研點不少于10~20點(即每刮方內點子數)。 用研點法檢測導軌直線度誤差時,由于它不能測量出導軌直線度的誤差數值,因而當有水平儀時,一般都不用研點法作{zh1}檢測。但是,應當指出,在缺乏測量儀器(水平儀,光學平直儀等)的情況下,采用三根平尺互研法生產的檢驗平尺,可以較有效地滿足一般CNC加工中心短導軌直線度誤差的檢測要求。 2、平尺拉表比較法適用于測量導軌哪些平面的直線度誤差? 答:平尺拉表比較法通常用來檢測短導軌在垂直面內和水平面內的直線度誤差。為了提高測量讀數的穩定性,在被檢導軌上移動的墊鐵長度一般不超過200mm,且墊鐵與導軌的接觸面應與被檢導軌進行配刮,使其接觸良好,否則就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1)垂直平面內直線度誤差的檢測方法將平尺工作面放成水平,置于被檢導軌的旁邊,距離愈近愈好,以減小導軌扭曲對測量精度的影響。在導軌上放一個與導軌配刮好的墊鐵,將千分表座固定于墊鐵上,使千分表測頭先后頂在乎尺兩端表面,調整平尺,使千分表在乎尺兩端表面的讀數相等,然后移動墊鐵,每隔200mm讀千分表數值一次,CNC加工千分表各讀數的最da差值即為導軌全長內直線度的誤差。在測量時,為了避免刮點的影響,使讀數準確,最h在千分表測頭下面墊一塊量塊。 (2)水平面內直線度誤差的檢測方法如圖3—4所示,將平尺的工作面側放在被檢導軌旁邊,調整平尺,使干分表在乎尺兩端表面的讀數相等,其測量方法和計算誤差方法同上。 3、對不同形狀的導軌,各表面應分別控制哪些平面的直線度誤差? 答:CNC加工中心導軌常見形狀有矩形導軌和V形導軌。矩形導軌的水平表面控制導軌在垂直平面內的直線度誤差。矩形導軌的兩側面控制導軌在水平面內的直線度誤差。對V形導軌,因為組成導軌的是兩個斜表面,所以兩個斜表面既控制垂直平面內的直線度誤差,同時也控制水平面內的直線度誤差。 4、導軌直線度誤差常用檢測方法有哪些? 答:導軌直線度誤差常用檢測方法有:研點法、平尺拉表比較法、墊塞法、拉鋼絲檢測法和水平儀檢測法、光學平直儀(自準直儀)檢測法等。 5、什么叫研點法? 答:用平尺檢測導軌直線度誤差時,在被檢導軌表面均勻涂上一層很薄的紅丹油,將平尺覆在被檢導軌表面,用適當的壓力作短距離的往復移動進行研點,然后取下平尺,觀察被檢導軌表面的研點分布情況及研點最疏處的密度。研點在導軌全長上均勻分布,則表示導軌的直線度誤差已達到平尺的相應精度要求。這種方法叫做研點法。 研點法所用平尺是一根標準平直尺,其精度等級則根據被檢導軌的精度要求來選擇,一般不低于6級。長度不短于被檢導軌的長度(在精度要求較低的情況下,平尺長度可比導軌短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