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斯安斯風車村,對觀光客來說是一個開放空間式的博物館,但對于17——18世紀的荷蘭人而言,卻是生活與工作的場所,在這里可以看到荷蘭人如何利用風車產生動力,碾磨制造顏料的木材。古老的建筑和依舊的生活生動地描繪了17、18世紀的荷蘭。古老的建筑和造船廠,制作木鞋和奶酪的表演,還有風車,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
250年前,在這片狹小的土地上,矗立著800多座風車。很難想象,在250年前桑斯安斯有800多座古老的風車的情景,它們密密成排,終日旋轉,把荷蘭帶到未來的年。荷蘭桑斯安斯風車村,還在記錄荷蘭的黃金時。

因為地勢低洼,荷蘭總是面對海潮的侵蝕,生存的本能給了荷蘭人以動力,他們筑壩圍堤,向海爭地,創造了高達9米的抽水風車,營造生息的家園。1229年,荷蘭人發明了世界上一座為人類提供動力的風車。漫長的時期,人們采用原始的方法加工輾磨谷物,最初是手工體力操作,以后是馬拉踏車和以水力推動的水車,之后才是借風力運轉的風車。因為荷蘭平坦、多風,因而風車很快便得到普及。

荷蘭式風車的由來及最初的使用用途,隨著荷蘭人民圍海造陸工程的大規模開展,風車在這項艱巨的工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根據當地的濕潤多雨、風向多變的氣候特點,他們對風車進行了改革。首先是給風車配上活動的頂篷。此外,為了能四面迎風,他們又把風車的頂篷安裝在滾輪上。這種風車,被稱為荷蘭式風車。歡迎大家來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