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緩凝劑主要用于粉刷石膏、粘結石膏、石膏膩子、石膏制品等制作的石膏建材,主要是用來降低石膏凝結速度。目前常用的緩凝劑主要有三類:有機酸及其可溶鹽、堿性磷酸鹽以及蛋白質類等緩凝劑。
有機酸及其可溶鹽類緩凝劑主要有檸檬酸、檸檬酸鈉、酒石酸、酒石酸鉀、丙烯酸及丙烯酸鈉等,其中研究最多,效最果好的是檸檬酸及其鹽。檸檬酸及其鹽在摻量很小時即可達到較強的緩凝效果。磷酸鹽類緩凝劑主要有六偏磷酸鈉、多聚磷酸鈉等。



將石膏加熱至100~200°C,失去部分結晶水,可得到半水石膏。它是一種氣硬性膠凝材料,具有 α和 β兩種形態,都呈菱形結晶,但物理性能不同。 α型半水石膏結晶良好、堅實; β型半水石膏是片狀并有裂紋的晶體,結晶很細,比表面積比 α型半水石膏大得多。生產石膏制品時,α型半水石膏比β型需水量少,制品有較高的密實度和強度。通常用蒸壓釜在飽和蒸汽介質中蒸煉而成的是 α型半水石膏,也稱高強石膏;



石膏緩凝劑有白色,褐色、呈粉末狀、易溶于水。摻入檸檬酸、多聚磷酸鈉、硼砂三種緩凝劑的石膏強度隨著摻量的增加而降低,干強和濕強的變化規律和趨勢相似[1] 。摻入檸檬酸后,石膏試樣的干強度和濕強度降低幅度較大。干抗折強度在其摻量大于O.07%時,急劇降低;干抗壓強度在其摻量大于0.05%時,急劇降低;而濕抗折強度幾乎是成直線下降,當摻量為0.1%時,模具石膏的濕抗折強度只有0.5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