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金屬工藝品按材料可分為金器、銀器、銅器(bao括仿古銅、斑銅等)、錫器、鐵畫等。按用途分為實用品、陳列品和首飾 3類。實用品有瓶、盤、爐、火鍋、銅壺、銀餐具和錫酒具、茶具等日用器皿,以及宗教佛事用品如鐘、罄、爐、鈴等。這類實用工藝品一般都經鑄、鍛、刻、鏤、焊、嵌等工藝,具有類似浮雕的裝飾,不同于一般日用品。陳列品有屏風、壁飾、擺件、車飾、馬飾、轎飾,各種仿古品如鼎、熏、鹵、觚、爵等。首飾有頭簪、戒指、手鐲、項鏈、耳環(huán)、領帶夾、袖扣、胸花、領花等。此外,還有實用與裝飾相結合的金屬工藝品,如手杖、寶劍、鐘表、自來水筆、溫度計等。

金屬澆鑄工藝——陶殼鑄造法。它是一種非常新的技術,這項技術是在20世紀60年中期從工業(yè)鑄造中引進的,現在至少有95%的商業(yè)美術鑄造廠用于鑄造中。把陶殼固定在膠體硅上,將蠟像浸入膠漿,取出后再抹一層粉狀的耐熔物質(石膏)。可以讓混合物自然風干,也可以借助于風扇。重復前面的步驟7次左右,這樣在蠟像及澆口系統周圍就會形成一層厚度為3-8英寸的外殼。通過蒸氣或者快速加熱,蠟像將熔盡,而外殼則被加熱到遠遠高于實心圍模的溫度,也可以除去殘余的蠟,更重要的是可以對空殼中的陶瓷成分進行燃燒,使其更加堅固,能夠承受住熔化金屬所產生的壓力。

雕塑有三種最基本的形式,他們是:圓雕、浮雕和透雕。雕塑按使用材料又可分為石雕、木雕、骨雕、雕漆、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浮雕,所謂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來表現三維空間,并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
圓雕,所謂圓雕就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
透雕,所謂透雕就是指去掉底板的浮雕則稱透雕(鏤空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