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的破碎機械是在蒸汽機和電動機等動力機械逐漸完善和推廣之后相繼創造出來的。1806年出現了用蒸汽機驅動的輥式破碎機;1858年,美國的布萊克發明了破碎巖石的顎式破碎機;1878年美國發展了具有連續破碎動作的旋回破碎機,其生產效率高于作間歇破碎動作的顎式破碎機;1895年,美國的威廉發明能耗較低的沖擊式破碎機。
二十20世紀80年,每小時破碎800噸物料的大型顎式破碎機的給料粒度已達1800毫米左右。常用的顎式破碎機有雙肘板的和單肘板的兩種。前者在工作時動顎只作簡單的圓弧擺動,故又稱簡單擺動顎式破碎機;后者在作圓弧擺動的同時還作上下運動。
發展現狀
國內顎式破碎機制造廠家技術水平相差很懸殊,有少數廠家的產品基本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而大多數廠家的產品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顎式破碎機機架占整機質量的比例很大(鑄造機架占50%,焊接機架占30%)。國外顎式破碎機都是焊接機架,甚至動顎也采用焊接結構。顎式破碎機采用焊接機架是發展方向。國內顎式破碎機機架結構設計不合理實例有許多,其原因就是沒按破碎機實際受力情況去布置加強筋
工作原理
鄂式破碎機工作時,活動鄂板對固定鄂板作周期性的往復運動,時而靠近,時而離開。當靠近時,物料在兩鄂板間受到擠壓、劈裂、沖擊而被破碎;當離開時,已被破碎的物料靠重力作用而從排料口排出。
在將巨大石塊破碎成小石塊的過程中,{dy}道破碎機通常為“主”破碎機。歷史最長,也最堅固的破碎機是顎式破碎機。為顎式破碎機喂料時,物料從頂部入口倒入含有顎齒的破碎室,顎齒以巨大力量將物料頂向室壁,將之破碎成更小的石塊。支持顎齒運動的是一根偏心住,此偏心軸貫穿機身構架。偏心運動通常由固定在軸兩端的飛輪所產生。飛輪和偏心支持軸承經常采用球面滾子軸承,軸承必須承受巨大的沖擊載荷,磨蝕性污水和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