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用戶化
一張智能卡bao含了個人網絡、網絡連接、支付及其他應用。使用智能卡, 人們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通過電話中心或信息臺建立起個人網絡連接。網絡fu務器根據智能卡上讀取的信息來認證用戶的身份, 提供一個用戶化的網頁、E-mail連接及其他的fu務。

為電子設備bao括計算機建立的個人設置不是儲存在設備本身上,而是存在智能卡上。如電話號碼就是存在智能卡上而不是電話上。一旦智能卡普及起來, 用戶手里的一張智能卡就相當于整個網絡和他的個人計算機。

智能卡法律保護及可靠性
一些電子現金支付系統通過較為細致的加密機制的確可以避免上述的一些損失。然而, 這又增加了它們的運行成本, 極大地限制了它們好于現金、支票的那些優點的發揮。因此, 必須以較低的成本建立起對智能卡上儲存價值的保護, 這樣才真正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

即使以上問題都解決了,智能卡的過人之處仍取決于這種技術是否被廣泛的應用, 而不僅僅是它已成為一種方便的支付手段那么簡單。智能卡平臺已經升到主流結算領域, 在活躍的網絡上作為一種多面手技術而推動著fu務的革新。目前的問題是如何使智能卡既形成規模供給又能確保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其中既有技術上的問題也有社會性的問題, 如法律保障問題等。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 智能卡在數字時廣泛應用的趨勢已不可避免。

智能卡
事實上, 全球已經有數十億的智能卡正在被使用。全世界的智能卡交易額在1998年達到16億UNITS, 比1993年的13億UNITS增加了23%。使用智能卡進行的交易中, 西歐國家占了70%, 南美和亞洲各占10%, 而北美所占的份額不到5%。但是, 當前應用的智能卡大多還是貨幣卡, 其處理能力極為有限。

當然, 目前大概也有100萬張處理器卡在使用之中。在投幣電話逐漸被廢除的歐洲和亞洲國家,卡已經相當普遍了。這些預付卡增加了付費電話公司的收人, 允許用公用電 話做更加復雜的事務。雖然卡的普及極大促進了消費者對智能卡的廣泛了解, 但是人們預計, 21世紀發展最快的智能卡將是處理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