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生長于海拔1000到1500米的亞熱帶陰濕山谷山洼以及河邊,其中品質好的主要分布在中國四川邛崍、峨眉山,以及四川與云南接壤的地方。主要分布于中國四川、貴州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亞熱帶地區陰濕山谷、山洼及河旁。喜溫暖濕潤環境,但又耐熱抗寒。原產地年均溫17℃左右,年降雨1400-1600毫米,多分布于蔭濕的山谷、山洼和河溝邊,可忍受間歇性短期水淹。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沖積土或壤質土上生長好,干旱瘠薄或排水不良處則長勢較差。 楠木為中性偏陰樹種,幼年期耐蔭蔽。其主根明顯,側根發達,根部萌蘗可長成大徑材。金絲楠屬耐蔭樹種,在全光照下常生長不良。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較陰濕環境。深根性,萌芽性強,生長較慢。壽命長。
聚傘狀圓錐花序十分開展,被毛,長7.5-12厘米,纖細,在中部以上分枝,最下部分枝通常長2.5-4厘米,每傘形花序有花3-6朵,一般為5朵;花中等大,長3-4毫米,花梗與花等長;花被片近等大,長3-3.5毫米,寬2-2.5毫米,外輪卵形,內輪卵狀長圓形,先端鈍,兩面被灰黃色長或短柔毛,內面較密;一、二輪花絲長約2毫米,第三輪長2.3毫米,均被毛,第三輪花絲基部的腺體無柄,退化雄蕊三角形,具柄,被毛;子房球形,無毛或上半部與花柱被疏柔毛,柱頭盤狀。果橢圓形,長1.1-1.4厘米,直徑6-7毫米;果梗微增粗;宿存花被片卵形,革質、緊貼,兩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金絲楠的紋理的生長結構主要分為以下三種表:水滴紋,水波紋,丁丁楠(云朵紋)。至于其他的形態叫法因人而異。水滴紋不是天生就有的,它的形成是多因素的,適宜的環境,氣候,地理。水滴紋只出現在大樹,多大的樹很難說,至少生長千年以上,而且要自然死亡達數百年不動,心部枯爛,留下來的就都是水滴紋了。水滴紋在老料中很難得,因中間空,出材率極低,新料和普通年輕老料是沒有水滴紋的,看到水滴紋只有兩種情況,一是枯木,二是陰沉。如果能有一件滿水滴的器具,哪也是很了不起的。水滴紋根據紋理還分水泡紋,龍膽紋,羽化紋等等,收藏家一般會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冰雹來形容水滴紋的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