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犁建立輪耕制
稻田耕作采取翻地、旋耕和深松相結合的耕作體制。地勢低洼、排水條件差的沼澤土、草甸土,可采取深翻兩年,旋耙耕兩年;地勢高燥、排水條件好的,采取深翻1年,旋耙耕兩年的輪耕制度。 秋整地深度。墾區多年種水田一般整地深度標準為深翻20~22厘米,旋耙耕14~16厘米,深松20~25厘米。稻田秋整地深度一般要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制定。
鏵式犁悠久的歷史文化簡介
早在5000年前,耕地工具耒耜是人們最主要的耕地工具,先是由單人操作,后發展為兩人相對、共同操作的“耦耕”法,再發展成一人在后推耒首,一個以繩向前牽曳的人力牽引式,{zh1}用牛拉替人力牽引,從而完成了向犁的演變。自唐以后對犁的改進是在元增加了刀,即犁刀。20世紀50年初,中國開始生產和推廣西方型畜力犁和經過改進的水田犁;1957年生產拖拉機牽引式五鏵犁;60年初生產懸掛式犁;到70年中期,生產的旱地和水田鏵式犁系列共30多種型號,分別與牽引力為5~25千瓦的拖拉機配套。
歐洲是在16世紀初發展成為由十幾匹馬牽引的大型畜力犁。1730年,裝有木制犁壁的荷蘭犁傳入英國,經改進后成為歐洲有名的若澤罕犁。1785年英國開始生產鐵制犁鏵。1788年美國T.杰弗遜提出雙曲拋物面犁體曲面的數學模型。1851年英國制成了用蒸汽機帶動鋼絲繩牽引的天平式雙向犁,這是用機械動力替人、畜力耕地的開始。1868年,美國開始使用中層較軟、外層較硬的3層復合鋼板制造犁壁,使其兼有必要的強度和耐磨性。直至19世紀末使用內燃機的拖拉機出現后,鏵式犁仍始終是最主要的配套農具之一。1922年,英國制成了{dy}臺懸掛鏵式犁,使犁與拖拉機形成一體,最終改變了由拖拉機牽引畜力犁的作業方式。
懸掛液壓翻轉犁的犁架調整
調整犁懸掛 頭架上兩端的調整螺栓,使左右兩螺栓凸出橫梁的高度一致。其凸出高度值依具體的耕深而定,耕深越大,凸出越多。通過以上調節,犁的橫向水平基本上已得到保證。縱向水平調整是完成橫向水平調整后,在保證橫向水平狀態的前提下進行的,其調整只限于調整上拉桿。若調整下拉桿使其長度發生變化,勢必造成整機犁架橫向水平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