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纜的試驗與驗收投運
電力電纜除進行交接試驗和預防性試驗外,在施工過程中還應進行絕緣試驗,以鑒別檢查施工各環節的電纜質量和工藝質量。敷設前在電纜盤上進行試驗以鑒別電纜好杯;敷設后、敷設前進行試驗,以鑒別敷設中電纜有無損壞;電纜頭施工完畢后進行試驗,以鑒別電纜頭的質量;電纜檢修前后進行試驗,以鑒別檢修質量。檢查的主要內容如下:
(1)電纜應排列整齊,電纜的固定和彎曲半徑應符合設計圖紙和有關規定,電統應無機械損傷,標志牌應裝設齊全、正確、清晰。油浸紙絕緣電纜及充油電纜的終端、中間接頭應無滲漏油現象;
(2)電纜溝及隧道內應無雜物,電纜溝的蓋板應齊全,隧道內的照明、通風、排水等設施應符合設計要求;
(3)直埋電纜的標志樁應與實際路徑相符,間距符合要求。標志應清晰、牢固、耐用;(4)水底電纜線路兩岸、禁錨區內的標志和夜間照明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http://zs1.img-/pic/169224/p2/20161224220907_5127_zs.jpg)
電線電纜在生活中的大的用途
電力電纜在施工中,如果轉彎角度過大,可能使導體內部受到機械損傷,而機械損傷因被電纜絕緣層掩蓋而無法看到,即使測量回路電阻,絕緣和泄露試驗也很難發現缺陷,運行時則在受損處過熱使電纜絕緣強度下降,直到出現故障。筆者曾發現多次電纜頭故障的原因為在電纜頭制作時,三根電纜頭長度一致,與設備連接時由于受地形限制,中相電纜頭偏長而成為拱形,電纜頭根部受損放電。后采取措施,根據不同設備的連接,適當縮短中相電纜頭連接長度,使三相電纜頭均不受外力,實踐證明運行效果良好
由此可見,電纜施工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電纜受到的扭力,在電纜轉彎和裕留電纜時,讓電纜處于自然彎曲,杜絕內部機械損傷現象。 電力電纜防潮問題 運行經驗表明,中。低壓電力電纜故障大部分為電纜中間接頭和終端頭故障,而中間接頭和終端頭故障則大部分是因密封不良,潮氣侵入而造成絕緣程度下降,而中。低壓電力電纜網多采用樹枝狀供電方式,電纜終端頭數量較多,因此把好電纜終端頭和中間接頭堵漏密封關是保證電纜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http://zs1.img-/pic/169224/p2/20161230153813_6529_zs.jpg)
電線的顏色表什么含義?
黑、白、綠、紅、藍、橙、棕和灰,電線外面的絕緣護套顏色通常都有自己的指意義。所以,在擺弄新燈具時,除了關掉斷路器之外,還要確定你接下來要碰到的每根帶顏色的電線都有什么含義。
美國的居民用電開始并沒有系統的顏色編碼,甚至都沒有正確使用的一套標準。1879年,當愛迪生一次引入電燈后不久,保險行業開始發放一些安全指南。一套正式的指南出現于1881年,內容bao括編址容量、絕緣及安裝。但沒有對電線顏色進行分類。
1882年,美國國家火災保險商委員會(NBFU )也曾采用過早期的安全規章。1893年,全國保險電力協會開始試圖把各個州不同的電氣裝置準則和規范統一起來,提出了為建筑布線的電燈和電源裝置的全國性編碼標準。
一個國家電氣規范(NEC)是NBFU在1897年提出的,它也忽略了電線顏色問題的規范化。后來在1928年,NEC更新改版,其中有一個要求是建立接地線顏色的規范,就是后來的白色或tr灰,還禁止這些顏色應用于活線和中性線。
![](http://zs1.img-/pic/169224/p2/20161230153821_5777_zs.jpg)
更進一步的顏色編碼是NEC在1937年推出的新版,把用色彩編碼了的線利用與“多分支電路”,并且規定三個分支的電路的線要用黑色、紅色和白色。更多分支的可以加入別的顏色,比如黃色和藍色。
1953年,NEC改變了接地線的顏色,變為綠色或是裸線。綠色也被禁止用于電路線(比如活線和中性線)。
NEC的1971年版本把彩色多支路編碼給跑起來,雖然白色、tr灰、綠色和黃綠條紋仍然保留,這些顏色也被禁止用于接地線。這次的規范丟掉了通路電線的刻板的顏色編碼要求,因為沒有足夠的顏色來讓系統、電壓與電路區分。
現在的美國,接地線是綠色、黃綠條紋或是裸線,中性線應該是白色或灰色,電路線可能是黑色、紅色、藍色、黃色、橙色或黃色,具體什么顏色取決于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