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蟲的危害
近年來臭蟲成了時髦的衛生害蟲,在我國南方沿海城市因人居的流動性較高,衛生居住環境的雜亂,危害成上升趨勢。我國臭蟲的品種僅有溫帶臭蟲和熱帶臭蟲兩種,雌雄臭蟲和若蟲均可吸血,活動范圍一般在人居處,喜歡棲息于室內床架、床板、帳頂四角、墻壁、桌、椅、沙發、書架等縫隙處。
臭蟲分布廣泛、嗜吸人血,在室內棲息、繁殖與人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有著密切關系,臭蟲可能會傳播某些疾病,如回歸熱、麻風、鼠疫、結核病和現階段時髦的流行病,但在流行病學上未得到證實。由于臭蟲叮咬人,妨礙睡眠、休息和工作,且由于叮咬時將涎液注入人體,被叮咬的部分常出現蕁麻疹樣腫塊,奇癢,也可以引起神經過敏、失mian及虛弱等癥狀,故臭蟲對人體危害很大。
蟑螂的防治方法:
1、消殺階段:本階段主要措施:對蟑螂侵害程度較大區域或部位,進行衛生殺蟲劑的滯留噴灑,快速降低此區域蟑螂種群密度,對蟑螂侵害風險較低區域(辦公區域),投放具有連鎖殺滅作用的滅蟑餌劑,同時,因蟑螂卵鞘具有防水功能,不易被殺滅,因此需要經過多次處理,才能有效的控制蟑螂的種群數量,此階段為期1-2個月。
2、維護階段:蟑螂繁殖能力強,繁殖速度快,雖然局部區域的蟑螂密度得到控制,但放松對蟑螂的控制,很容易造成蟑螂在短期內反彈,再次產生嚴重的蟲情變化,只有通過長時間的定期檢查和yw投放的預防,才能有效的控制蟑螂的種群數量。
3、環境治理:食物和水源是蟑螂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只有通過改變蟑螂的棲息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取得很好的防制效果,即堵塞縫隙,qc雜物和垃圾,收藏好食物,保持環境的整潔衛生。
投放毒餌是常用的一種簡便的滅蟑螂的方法,但要使用得當,訣竅是“量少、點多、面廣”,即是在一間房內投du點多一些,每個點上用藥量少些,分布面要廣些。這樣蟑螂從棲息場所爬出來就能吃到毒餌,殺滅效果顯箸。為了防止毒餌受潮失效,宜將毒鉺顆粒盛放在瓶蓋里布放。用含殺蟲劑的粉筆劃在蟑螂活動場所。在蟑螂棲息的縫、洞和角落周圍以及它們經常活動的地方,用藥筆劃圈或“井”字,使蟑螂進出可活動時都因沾上涂劃的粉跡而被毒死。涂劃的道不能太細,應為2—3厘米的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