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介電常數εT33(free permittivity)
電介質在應變為零(或常數)時的介電常數,其單位為法拉/米。
相對介電常數εTr3(relative permittivity)
介電常數εT33與真空介電常數ε0之比值,εTr3=εT33/ε0,它是一個無因次的物理量。
介質損耗(dielectric loss)
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由于電極化弛豫過程和漏導等原因在電介質內所損耗的能量。
損耗角正切tgδ(tangent of loss angle)
理想電介質在正弦交變電場作用下流過的電流比電壓相位超前90 0,但是在壓電陶瓷試樣中因有能量損耗,電流超前的相位角ψ小于900,它的余角δ(δ+ψ=900)稱為損耗角,它是一個無因次的物理量,人們通常用損耗角正切tgδ來表示介質損耗的大小,它表示了電介質的有功功率(損失功率)P與無功功率Q之比。即: 電學品質因數Qe(electrical quality factor)
194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絕緣研究室發現,在鈦酸鋇鐵電陶瓷上施加直流高壓電場,使其自發極化沿電場方向擇優取向,除去電場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剩余極化,使它具有壓電效應,從此誕生了壓電陶瓷。常用的壓電陶瓷有鈦酸鋇系、鈦酸鉛-鋯酸鉛二元系及在二元系中添加第三種ABO3(A表示二價金屬離子,B表示四價金屬離子或幾種離子總和為正四價)型化合物,如:Pb(Mn1/3)Nb2/3)O3和Pb(CO1/3Nb2/3)O3等組成的三元系。如果在三元系統上再加入第四種或更多的化合物,可組成四元系或多元系壓電陶瓷。此外,還有一種鈮酸鹽系壓電陶瓷,如氧化鈉(鉀)·氧化鈮(Na0.5·K0.5·NbO3)和氧化鋇(鍶)·氯化鈮(Bax·Sr1-x·Nb2O5)等,它們不含有毒的鉛,對環境保護有利。


壓電陶瓷是一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功能陶瓷材料。壓電效應是指某些介質在受到機械壓力時,哪怕這種壓力微小得像聲波振動那樣小,都會產生壓縮或伸長等形狀變化,引起介質表面帶電,這是正壓電效應。反之,施加激勵電場,介質將產生機械變形,稱逆壓電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