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琴鍵不起”的原因
首先,很有必要向鋼琴用戶講解一下從彈下琴鍵到毛氈榔頭敲擊鋼絲需經過三級杠桿連動的大致過程。其一,這些上下運作轉動點的“軸承”(琴鍵的一級杠桿除外)是由呢氈圈裹著申達針所替,而管制呢氈的軸架又是木材制成;其二,黑、白鍵前端底面長方形扁銷釘孔和琴鍵中處定位孔的呢氈和琴鍵本身都是極易受潮。此些材料受潮之后的摩擦系數隨著膨脹系數的升高而增大,長時間受潮就產生了琴鍵回返滯呆,嚴重的甚至彈奏無聲。
![](http://zs1.img-/pic/160309/p3/20161009161619_3124_zs.png)
鋼琴故障問題的原因
1、琴鍵下沉深度不夠;
2、卡釘高度不夠(空動):
3、卡釘前后位置不正確(如果所有弦槌在擊弦過程中都有此現 立式鋼琴 象,那么,擊弦機定位可能出現問題);
4、切克距離鋤頭較遠,沒有在弦槌回落后及時將弦槌抱住,
5,切克與鋤頭接觸的角度不正確;
6、弦槌的斷連尺寸不正確。
原因
1、縮調檔從蟹甲鉗上脫落下來:
2、鍵盤深度過深;
3、切克距離鋤頭太近;
4、弦槌的斷連尺寸不正確。
![](http://zs1.img-/pic/160309/p3/20161009161618_3634_zs.png)
制造鋼琴的木材,從理論上來說必需采用自然風干的干糙方法,若采用人工機械性干糙,時間成本是節約了,自然風干的成本省下了,但出廠后的維修成本必會增大,也難怪國人中的大部分鋼琴老師為什么崇尚日產二手鋼琴:40年后的鍵形仍能保持原有的曲折度(整個鍵盤的鍵頭和鍵尾空隙均等)。
鋼琴的制造質量有問題。我曾經翻閱過國外專門生產鋼琴的有關資料:制造鋼琴配件和調試鋼琴的生產車間都是恒溫和恒濕度的,特別是恒濕度的規定是50~70%,等裝配完畢后送入上述規定的恒溫和恒濕度的調音車間內放置20天,在這20天里還要以均等的時間間隔內調5次音(從撥弦到精調要調8次音)。
![](http://zs1.img-/pic/160309/p3/20161009161616_2713_zs.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