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化鎢和鈷的新合金,硬度僅次于金剛石,這是世界上人工制成的一種硬質合金。近二十年來,涂層硬質合金也問世了。1969年瑞典研制成功了碳化鈦涂層刀具,刀具的基體是鎢鈦鈷硬質合金或鎢鈷硬質合金,表面碳化鈦涂層的厚度不過幾微米,但是與同牌號的合金刀具相比,使用壽命延長了3倍,切削速度提高25%~50%。20世紀70年已出現第四涂層工具,可用來切削很難加工的材料。

鎢鋼材料產品以其優異的使用性能成為工業生產加工的優質選擇。鎢鋼材料產品在進行磨削加工時,操作不當或砂輪選用不妥等極容易導致鎢鋼因磨削溫度過高致使合金表面過燒或至其韌性降低,脆性加大從而影響鎢鋼材料產品質量。制定合理的磨削工藝是前提,這是保障鎢鋼材料產品磨削加工的基礎。合理選擇磨削用量,采用徑向進給量較小的精磨方法甚至精細磨削。如適當減少徑向進給量及砂輪速度、增大軸向進給量,使砂輪與工件接觸面積減少,散熱條件得到改善,從而有效地控制表層溫度的提高。

不同用途的硬質合金采用不同粒度的WC(碳化鎢),粗加工合金采用中顆粒WC,重力切削和重型切削的合金采用中、粗顆粒WC做原料;礦山工具:巖石硬度高,沖擊負荷大,采用粗顆粒WC,巖石沖擊小沖擊負荷小采用中顆粒WC做原料,耐磨零件:當強調其耐磨性、抗壓和表面光潔度時,采用超細、亞細、細、中顆粒WC做原料,耐沖擊工具采用中、粗顆粒WC原料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