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曲折:起腳必須彎環曲折,有山回路轉之勢,以便處處設景,又須與層次起伏相結合,才能具有不同的丘壑。
5、要有凹凸:凹凸主要適用于石山。凡疊石,不論崗巒,巖洞,溪澗,池岸都必須有凹有凸,才能顯出突兀之勢,但要避免規則化,以至失去自然之趣。
6、要有顧盼:顧盼有二義,一是賓主之間,峰巒的向背仰俯,必須互相照應,氣盼相通,一是層次之間,必須彼此讓避,前不掩后,高不掩低。
7、要有呼應:堂前堂后,池北池南,或大或小,此呼彼應,布置隨宜。
⑿庭院大門外面不可正沖他人墻角、屋柱、樓梯口、抽水馬達或震動機器(馬達上點紅點或貼紅紙好)、不可斜沖他人巷道或防火巷;
⒀庭院大門外面前方不可沖墻角(主血光之災在墻角點上圓形小紅點),不可沖大古樹(陰氣過勝);
⒁庭院大門外面右方不可過高於正前方,不可有大樹,不可有工廠馬達或震動機器;不可增建車庫或寮房;
⒂庭院內不可種植有刺的花或仙人掌(生皮膚怪病,玫瑰花除外),不要養雞鴨類,環境衛生不好,家中不平安。

8、要有疏密:疏密,就是集中與分,不論是群山或是小景,都有應該有疏有密,過于集中或過于分都有不適應。
9、要有輕重:疊山用石,須有適當的數量,過多則臃腫不靈,顯得笨重,過少則單薄味,又嫌太輕。10、要有虛實:四面環山,沿路繞山而過,峰石高低呼應。中有余地,則四山為賓,中地為虛。重山之間必有層次,層次之間必有距離,則山體為實,距離為虛。一山之中有崗巒洞壑,則崗巒為實,洞壑為虛。靠壁為山,以壁為低,以石為繪,則有石處為實,無石處為虛。局境不論大小,必須虛實互用,方為得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