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喪
死老咽氣后,家人應盡快向親友發出報喪貼,或登門通報死訊,對遠方的親友,要告訴其開 吊下葬的日期。報喪的孝子要穿孝fu,戴孝帽,到了別人家,不能進門,有人來迎接時,無 論長幼,都要叩首。
中國民間白事禮儀入殮
死者入棺前,要為之整理容貌,如剃頭、刮臉、換擦洗身、穿壽衣等,然后再以白綢(有的地方 也用紙)掩面。民俗以為,不能給死老穿皮衣皮褲,否則死者會zs為獸;為死者穿衣時 ,不要將眼淚滴到死者身上,否則以后做夢就見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為死老配木梳一把 ,鏡子一面。 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時內,要由專人選擇好時刻,正式將尸體移入棺中,入棺時,死者一 般是頭朝里腳朝外。但在江蘇徐州及周邊地區,卻是腳朝里頭朝外。
![](http://zs1.img-/pic/188071/p3/20170601111836_3041_zs.jpg)
發展趨勢
千百年來,墓葬是中國人所采取的最為常見的一種骨灰安葬的方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墓葬日益暴露出浪費土地、破壞綠地、污染環境等問題,已無法適應社會進步與發展的要求,改革傳統墓葬方式已成為殯葬改革中的一個突出問題。2010年3月31日,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聯合舉辦了2010年《殯葬綠皮書》發布會,披露2010年我國殯葬改革三大重點是實施惠民殯葬政策、推行綠色殯葬和殯葬fu務標準化。其中,將大力推行綠色安葬方式。在農村火化區,要推進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加大執行法律的工作力度,依法治理“裝棺二次葬”。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由傳統墓葬向花葬、樹葬、草坪葬等環保葬法轉變。要研究制定倡導、鼓勵、扶持新葬法的政策,因地制宜推廣新葬法。殯葬改革是一項利國利民、造福子孫的好事。每年的4月份是殯葬宣傳月,各級政府都運用多種宣傳方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轉變傳統殯葬觀念,樹立文明、節儉、綠色、節地的殯葬新風,移風易俗,文明辦喪、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秀麗山川,共同建設和諧幸福家園。
北京善緣殯葬fu務有限公司負責北京各大殯儀館fu務,并且我們公司和每個殯儀館都有業務關系,我們公司在接到電話一個小時內到達,特殊情況除外,根據家屬要求我們要把逝者送到特定地點。
我公司可負責對逝者穿衣化妝,靈堂布置,訂告別廳,告別廳的布置,鮮花,花圈,挽聯,骨灰盒等fu務
![](http://zs1.img-/pic/188071/p3/20170601111826_1485_zs.jpg)
殯葬改革
殯葬改革就是要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跨越發展為目標,順應時發展大勢和特征,深刻闡明殯葬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堅持殯葬改革不動搖,促進殯葬事業發展不停步,提高殯葬fu務水平不放松。
一是建設fu務殯葬。以群眾滿意為標準,提高殯葬fu務質量,不斷拓展fu務項目,創新fu務方式,實施fu務品牌戰略,增加社會認同感和滿意度。
二是建設綠色殯葬。綠色殯葬是從可持續發展理念引伸出來的,綠色環保低碳模式是殯葬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要逐步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摒棄殯葬陳規陋習,徹底消滅“白色消費”。
三是建設文化殯葬。宣傳中國百姓的傳統美德,繼承和發展殯葬文化,用網上祭奠、家庭追思等形式更好地發揮滲透力,逐步上升到滿足群眾的心理寄托和精神需求的高度。四是建設創新殯葬。加大研發力度,加強火化焚燒、遺體防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殯葬技術創新,在推進現殯葬進程中充分發揮各種創新的支撐作用。五是建設和諧殯葬。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公平正義,加大政府公共財政保障力度,實現殯葬改革由行政命令到政策獎補的轉變,達到殯葬fu務均等化。
![](http://zs1.img-/pic/188071/p3/20170601111827_1781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