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錘的種類按材料分,有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強夯錘、鑄鋼錘;按形狀分,有方形強夯錘、圓形強夯錘或圓臺形強夯錘;按規劃分,有整體強夯錘、強夯組合錘、強夯置換錘、強夯滿夯錘。強夯錘描寫原則為重心低,穩定性好,發作負壓和氣墊作用小,這樣可以減少起吊力的夯擊力的丟掉。一般強夯錘身設有若干孔洞,這樣可以打敗提升時土和強夯錘底之間健壯吸力,減少落錘時空氣阻力,并能排出夯擊時強夯錘底與土之間的空氣,保證有用夯擊能量。強夯錘重大小應根據需要的有用加固深度選用。強夯錘的底面積大小與土的類型有關。
5、當強夯施工所產生的振動對鄰近建筑物或設備會產生有害的影響時,應設置監測點,并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xc強夯對鄰近建筑物的有害影響。
6、強夯置換施工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 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當表土松軟時可鋪設一層厚度為1.0~2.0m 的砂石施工墊層;
2) 標出夯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程;
3) 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
4) 測量夯前錘頂高程;
5) 夯擊并逐擊記錄夯坑深度。當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時停夯,向坑內填料直至與坑頂平,記錄填料數量,如此重復直至滿足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墩體的夯擊。當夯點周圍軟土擠出影響施工時,可隨時清理并在夯點周圍鋪墊碎石,繼續施工;
6) 按由內而外,隔行跳打原則完成全部夯點的施工;
7) 推平場地,用低能量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
8) 鋪設墊層,并分層碾壓密實。
7、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下列監測工作:
l) 開夯前應檢查夯錘質量和落距,以確保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
2) 在每一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
3) 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每擊的夯沉量。對強夯置換尚應檢查置換深度。
8、施工過程中應對各項參數及情況進行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