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s1.img-/pic/117154/lyh/20151214113753_0721_zs_sy.jpg)
當(dāng)溫度在10~20℃之間時(shí),所生成的氧化膜多孔,吸附能力強(qiáng),并富有彈性,適宜染色,但膜的硬度低,耐磨性差;當(dāng)溫度低于10℃,氧化膜的厚度增大,硬度高,耐磨性好,但孔隙率較低。因此,生產(chǎn)時(shí)必須嚴(yán)格控制電解液的溫度。要制取厚而硬的氧化膜時(shí),必須降低操作溫度,在氧化過程中采用壓縮空氣攪拌和比較低的溫度,通常在零度左右進(jìn)行硬質(zhì)氧化。
![](http://zs1.img-/pic/117154/lyh/20151214113426_0605_zs_sy.jpg)
鋁氧化得到的氧化膜較薄,韌性好,耐蝕性好,適用于氧化后需變形的鋁及鋁合金,也可用于鑄鋁件的表面防護(hù),氧化后不需要鈍化或填充處理。②配方2溶液pH值為1.5~2.2,得到的氧化膜較厚,約1~3微米,致密性及耐蝕性都較好,氧化后零件尺寸無變化,氧化膜顏色為無色至淺藍(lán)色,適用于各種鋁及鋁合金氧化處理。
![](http://zs1.img-/pic/117154/lyh/20151214113747_9085_zs_sy.jpg)
三段c(曲線cd段):多孔層增厚。陽極氧化約20s后,電壓進(jìn)入比較平穩(wěn)而緩慢的上升階段。表明無孔層在不斷地被溶解形成多孔層的同時(shí),新的無孔層又在生長,也就是說氧化膜中無孔層的生成速度與溶解速度基本上達(dá)到了平衡,故無孔層的厚度不再增加,電壓變化也很小。